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惢客创业日记》2019.10.15(周二)带着产品思维逛街


《惢客创业日记》2019.10.15(周二)带着产品思维逛街_诚信

  今天下午下班,天已经黑了下来,坐了一天腿和腰都酸的不行,索性就做了一段公交车,然后开始走路回家。看着路边的灯红酒绿,让我突然又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是否可以换一种角度来了解一下城市的一角。比如:用产品思维来观察街边的门店,没想到这一看,还真能看出不少门道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家在一起的饭店,有大饭店,也有小吃店。由于天已经黑了,所以,每家饭店的牌匾都闪着霓虹灯,尤其是饭店的招牌字都是用一个个白色的日光灯炮组成的,因为三个饭店都是白色的灯,可以看出,很可能这三家店都是由一家广告公司承担的业务。但是,门面相对大的饭店就沾光了,因为,字大。如果小饭店的老板也有一些产品思维,站在用户角度去马路对面观察一下会发现,这个钱挺冤枉的,成为大饭店的陪衬。

  但是,在一片白色当中,更加吸引我的是一个两、三米宽卖烟酒的小门脸。他的门牌颜色是黄底红字,在一片白色中却异常的凸显,也许这就是线下的产品思维体现吧。

  接着,当我路过一个蛋糕店的时候,从产品的叫卖声也看看出一些产品思维的味道。

  从这家蛋糕店门前的喇叭中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和本店的介绍语:“本店经营......”最后,是欢迎惠顾等等。总之,很长一段的介绍词,但却忽略了路边的行人通过的时间和速度。如果这家店的老板以用户的身份在马路边体验就会发现,骑车的人最多进入耳朵中的声音不超过两秒钟,走路的人也不会超过10秒钟,而这段抓不住重点的介绍词,怎么可能让路人停下脚步呢?相反,某些披萨店却更加的简单、直接和粗暴,不超过三秒钟就向行人推广了自己的信息:“刚出炉的水果披萨特价10元一个。”

  写到这里,让我又想到了以前在街边小摊看到的一种招揽新顾客的话术。脑子不是很灵活的商贩,张嘴就是“您吃点什么?”,而脑子比较灵活的商贩就会给用户出选择题,比如:一个煎饼果子的商贩就会说,您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或者说您是加脆饼还是油条?如果是肉夹馍的商贩,可能会说,您是加鸡蛋还是加豆腐?虽然只是很小的细节,但效果却大不相同。就像我路过街边的菜市场,发现有的商贩用录制好的喇叭在大声播放,而有的商贩还在用自己的喉咙代替喇叭,自然就吃亏了不少。但很可惜的是,本人却没有意识到,仍在用自己嘶哑的嗓音,与24小时不停歇的高音喇叭比拼,更可悲的是两个商贩还挨得很近,叫卖的蔬菜还都是同样几种蔬菜。

  不过,看出问题只是一个基本的练习,或者仅仅是用户思维,但是如果想具备产品思维,那么就必须要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随时都要问自己“假如我是这个饭店的老板,我该怎么做?”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吧,我也快走到家了,今天的心情还是很放松的。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当你面临思考困局中,不妨调整一下观察事物的角度,也许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