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性能测试学习过程笔记 ——— TPS是什么

mm_tang 2022-04-18 阅读 77
压力测试

作为一个终极倒霉蛋,两年啥也没学成,结果实习还来到一家啥也不教啥也不用干的公司。好闲

趁这个机会学习一下提升自己,这实习钱少学不到东西,五月就润

以下总结都是从别人的文章拷贝过来,有些地方会加上自己的理解

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
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的事务数
注意:事务数并不等于请求数,如服务器一秒钟处理5个事务,并不等于服务器一秒钟处理5个请求也可能是10个请求,TPS和事务的关联关系就在此。

TPS是针对事务的...而往往一个事务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请求组成的,事务响应时间主要是针对于用户的角度而言,如转账。


举例:事务靠虚拟用户产生,假如1个虚拟用户在1秒内完成1笔事务,那么TPS就是1,要想达到1000TPS至少需要1000个用户;如果某笔业务响应时间为1ms,那么1个用户在1秒内能完成1000笔事务,TPS就是1000.因此1个用户可以产生1000TPS,1000个用户也可以产生1000TPS,主要看响应时间的快慢。

(请求时间:从客户端发起的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整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请求——并发用户的关系:同一单位时间内,对服务器发起请求的用户

吞吐量(Throughput)
一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总和
说明:以上传输数据量的总和是可以自己手工计算的,如一个http请求(get、post等),你知道它的请求参数,请求头的大小是多少,就可以进行一个粗略的计算;之所以要使用监控软件进行监控是防止有些请求中携带的参数是我们不知道的(也占了网络流量)。
举例:如公司带宽下载速度是10M/S(抛开其他的网络消耗),当下载的文件大小为1M,最大的下载用户并发为10个,再多就会排队等待了,就好比百度网盘一样,实际是将每个用户进行网络带宽限制了,也就是成本控制,毕竟网络开销费用不便宜,所以用户要想提高下载速度就需要花钱了;实际在工作的时候,一般人往往会忽略网络带宽带来的性能瓶颈,如代码、服务器、数据库都没有问题,并发数上不来,那么就需要监控一下网络资源消耗情况
吞吐率
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吞吐率 = 吞吐量 / 传输时间
压力10分钟总的吞吐量为10M,一分钟的吞吐量 = 10 / 10 = 1M = 1024KB,一秒中的吞吐率为 = 1/60 M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