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个部分通过主线连接起来
(在个人计算机上,总线搭建在主板上,主板是一个连接计算机各个部分的电路板)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协调其他组件的动作
控制器<算数/逻辑单元>用于完成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
内存(RAM):{由一个有序的字节序列组成,用于存储程序及程序需要的数据
<一个程序和它的数据在被CPU执行之前必须移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数据被调用时的路径:硬盘内存
CPU}
存储设备:{磁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CD和DVD>等}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通信设备:拨号调制解调器、DSL(数字用户线)等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现在大多计算机仍是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只是作了一些改进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冯体系结构的束缚。冯·诺依曼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阿兰·图灵:被称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的理论:用有限的指令和有限的存储空间可算尽一切可算之物
赫兹(Hz):每台计算机内部都有一个内部时钟,该时钟以固定速度发射电子脉冲,时钟速度越快,在给定的时间段内执行的指令就越多,速度的计量单位是赫兹(Hz),1Hz相当于每秒一个脉冲,随着CPU速度不断提高,目前以千兆赫(GHz)来计算
比特:计算机就是一系列的电路开关,每个开关存在两种状态:关(off)和开(on),如果电路是开的,它的值是1,如果电路是关的,它的值是0。 一个0或者一个1存储为一个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
字节(byte):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存储单元是字节(byte)。每个字节都有唯一确定的地址。使用这个地址确定字节的位置,以便存储和获取数据
显示器屏幕分辨率:是指显示设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显示的像素(px)数
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最重要的程序,它可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活动
万维网(www,环球信息网):常简称为Web,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分为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程序,WWW可以让端Web客户(常用浏览器)访问浏览Web服务器上的页面,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有用的事物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局“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标识,这些资源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送给用户,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
{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