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软件设计方案。
“简易”软件的设计,结合了当今众多语言和工具的优点,采用最适合电子产品测试的思维来设计。
一、UUT设计
根据前面章节的设计思路,我将UUT设计为一个单独的组件,每个UUT可以随意增减测试项,多个UUT组合为一个脚本,这样当需要并行测试时,只需要创建多个UUT即可,每个UUT互相独立。
(1)Setup(自检)
每个UUT是独立的,那么电子产品测试前,一定有很多仪器或协议的初始化,这部分内容,没必要每次测试都运行一遍,只在测试前运行一遍。
很多软件会重复的去做初始化动作,这个时间是可以节省的,哪怕节省1秒,当产品数量成千上万时,节省的就是成千上万秒了。
(2)Main(主测试)
UUT的主要测试内容,这里包含了UUT的所有测试项,测试内容在这里做增删改操作,为了更方便调试,软件具有主流软件都有的调试功能,比如:“开始”“自检”“停止”“暂停”“单步”“断点”,也设计有主流软件没有的调试功能,比如:“失败暂停”“忽略错误”“单项调试”“json文本”“UUT调测配置”。
按钮设计也是思考良久,方便用户看型猜意。
(3)Cleanup(清尾)
既然有自检的初始化,那么对应就应该有清尾动作,那些仪器端口关闭、协议的关闭,测试结果上传,都可以在清尾时,做相应处理,这里又可以减少重复的操作,又节省一点时间(时间就是省出来的,成本就是这样通过在设计时降低了的)。
清尾是包含两种情况:测试成功、测试失败,两种情况所需处理的测试内容随意配置。这里的测试成功与失败的结果来自于Main,与自检没有关系。
Main测试成功时,运行序号0以下的测试项。
Main测试失败时,运行序号1以下的测试项。
看到这里有同学就问了,测试项怎么添加呢?
二、脚本设计
二、数据设计
为了让数据可视化,将数据按照固定层次格式保存在本地,开发一个数据分析的界面,专门对本地数据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