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RAID磁盘阵列

后来的六六 2022-02-27 阅读 87

文章目录

一、RAID介绍

RAID,全称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硬盘组,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RAID可以实现包括提高I/O(读写)能力、提高耐用性、提高数据冗余性等功能。

DAID的实现方式:

  • 外接式:通过拓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 内接式:主板集成DAID控制器,其通常在安装操作系统前在BIOS里设置
  • 软件式:通过操作系统的软件来实现,比如群晖的NAS

组成磁盘整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最常用的RAID分为四种:
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10不是十,而是1+0,即先做RAID 1,再做RAID 0)

但是,这不是RAID的全部级别,其还有RAID 2、DAID 3、RAID 4、RAID 6、RAID 50 等等,只是其因为性能原因或者不常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从而被淘汰或者被一笔带过。

二、常用的几种RAID

1.RAID 0

RAID 0 ,又称条带化存储。它在所有的RAID级别中拥有最高的存储性能其原理是把一段连续的数据分散存储到不同的硬盘上(该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要想实现RAID 0,至少需要两块硬盘。

假如我有一段连续的数据123456789,同时用了三块硬盘即a,b,c 做了RAID 0,那么它的存储方式为1存a,2存b,3存c,4存a,5存b,6存c,7存a,8存b,9存c,以此类推,并且存储的进程是同时的,由此可见,在相同的数据情况下,RAID 0的存储速度随着硬盘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单一硬盘的N倍,N为RAID 0中的硬盘数量)**。

但是,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所以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知,当一块硬盘挂掉了,就会造成部分数据的丢失,从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2.RAID 1

RAID 1 ,又称镜像存储。其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通俗来说,就是所有(硬盘数为偶数,即2n)RAID 1 中的硬盘中都写入全部数据,其容量仅等于一块硬盘的容量,因为另一块只是当作数据镜像。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

RAID 1的写入速度通常较慢,因为数据得分别写入两块硬盘中并做比较,但其数据读取较单一硬盘来说要快,因为数据会从两块硬盘中较快的一块中读出。

RAID1是硬盘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硬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硬盘上读/写,并且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知,当一块硬盘挂掉了,系统会从备份硬盘中读取完整的数据信息,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3.RAID 5

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其至少需要三块硬盘来组成阵列

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因此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

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为 n-1/n(n为硬盘数量)

RAID 5 的可靠性较高,允许损坏一块盘,当某一块盘损坏时,RAID 5 会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从而不会影像数据的完整性。 当然,如果同时坏了两块盘,或者在一块盘损坏未解决故障的同时又坏了一块,那就只能GG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如果 disk 0 损坏,其他的三块硬盘是可以根据校验信息来进行数据恢复的,所以并不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4.RAID10

RAID10,指的是RAID 1 + 0 ,即先做 RAID 1 ,再做 RAID 0 。它是 RAID 1 和 RAID 0 结合的产物在连续地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且并行读/写多个磁盘的同时,为每一块磁盘作磁盘镜像进行冗余

RAID 10 同时拥有 RAID 0 的快速读写速度和 RAID 1 的数据高可靠性,但是CPU占用率同样也更高,而且磁盘的利用率比较低(n/2)

由于利用了 RAID 0 极高的读写效率和 RAID 1 较高的数据保护、恢复能力,使 RAID 10 成为了一种性价比较高的等级,目前几乎所有的RAID控制卡都支持这一等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Linux系统构建软RAID

在Linux系统中,要想构建RAID磁盘阵列,需要用到mdadm工具。

格式: mdadm [模式] <raiddevice> [选项] <component-device>

选项模式
-C创建模式
-A装配模式
-F监控模式
-f,-r,-a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作用
-f标记指定磁盘为损坏
-r除移磁盘
-a添加磁盘
选项作用
-n #使用#个设备来创建此RAID
-l #指定创建的RAID的级别
-x #指定空闲磁盘的大小
-c指定块大小,单位为k
-D显示RAID的详细信息

下面,我将向大家仔细演示Linux中搭建RAID 5 的过程:

  1. 首先,我们现在虚拟机管理界面新添加4块硬盘。添加4块的目的是其中3块做RAID 5 ,剩下的一块做热备盘,即RAID 5 中如果有一块盘损坏,热备盘能直接顶替上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yum install -y mdad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mdadm -Cv md0 -l 5 -n 3 /dev/sd[b-d] -x 1 /dev/sd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mdadm -D /dev/md/md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格式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 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模拟sdd损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