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从搬砖工到架构师,Java全栈知识体系(2025版)


作为一名在小公司摸爬滚打九年的全栈架构师,我始终相信技术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刚开始在小公司一人包揽整个项目,到现在带着团队做复杂系统,真的是摸爬滚打过来的。这些年踩过的技术坑可不少,不过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少实用的技术经验。今天整理出这些年真正用过、验证过的技术点,既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个阶段性总结,也希望能给同行们一些参考。

最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 “老了”,以前下班就喜欢打游戏,现在反倒爱上了写东西。刚弄了个微信公众号【Java 全栈开发进阶之路】,想着把这些年用过的、验证过的技术干货和自己编的小故事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不管你是刚入行的新手,还是想提升的同行,都欢迎来关注!

一、前端技术体系

1. 前端基础

  • HTML/CSS
  • HTML5语义化标签:明确页面结构
  • CSS3新特性(Flexbox/Grid):弹性网格布局
  • 响应式设计(媒体查询、Tailwind CSS):适配多设备
  • JavaScript
  • ES6+新特性(箭头函数、解构赋值):语法简洁高效
  • DOM/BOM操作:页面元素交互
  • 异步编程(Promise/async-await):处理异步任务
  • TypeScript
  • 类型系统:增强代码安全
  • 接口定义:规范数据结构
  • 泛型编程(企业级项目必备):代码复用性高

2. 前端框架与生态

  • 主流框架
  • Vue.js 3(组合式API、Composition API):灵活组件开发
  • 状态管理
  • Pinia(Vue):轻量状态管理
  • 路由
  • Vue Router(嵌套路由、动态路由):实现页面跳转

3. 工程化工具

  • 构建工具
  • Vite(原生ES模块加载):快速构建项目
  • Webpack 5(性能优化):强大打包工具
  • 包管理
  • npm/yarn/pnpm(依赖管理、工作区):管理项目依赖
  • UI组件库
  • 中后台:Element Plus(Vue3):中后台组件集
  • 移动端:Vant(Vue):移动端组件库

4. 跨端与性能优化

  • 跨平台开发
  • UniApp(一次编写多端运行):多端统一开发
  • 性能优化
  • 懒加载:按需加载资源
  • 骨架屏:提升加载体验
  • WebWorker:后台异步计算

二、后端Java技术体系

1. Java核心基础

  • 语言基础
  • 数据类型(基本类型/引用类型):存储数据方式
  • 集合框架(List/Map/Set源码分析):数据存储结构
  • 并发编程(JUC包、AQS原理、线程池设计):多线程处理
  • 泛型、Lambda表达式、Stream API、反射机制:高级语法特性
  • 高级特性
  • JVM原理(内存模型、垃圾回收算法、类加载机制):Java运行基础
  • 设计模式(23种经典模式,如单例、工厂、策略):代码设计理念

2. 后端Web开发

  • 基础技术
  • Servlet 3.0(异步处理、注解配置):Web请求处理
  • Filter/Listener(权限拦截):请求过滤监听
  • HTTP协议(RESTful规范、OAuth 2.0认证):网络通信标准
  • WebSocket(实时通信,如在线聊天):实时双向通信
  • 框架开发
  • Spring Boot(自动配置、Starter依赖、Actuator监控):快速开发框架
  • Spring MVC(注解驱动开发):Web MVC框架
  • Spring WebFlux(响应式编程):异步响应式开发
  • Swagger/Knife4j(接口文档与调试):接口文档工具

3. 持久层技术

  • ORM框架
  • MyBatis/MyBatis Plus(动态SQL、代码生成器):数据持久化
  • Spring Data JPA(JPA规范+Hibernate实现):JPA数据访问
  • 数据库
  • 关系型:MySQL(索引优化、事务隔离):常用关系数据库
  • 关系型:PostgreSQL(复杂查询):功能强大数据库
  • 非关系型:Redis(缓存/分布式锁):高速缓存数据库
  • 非关系型:MongoDB(文档存储):文档型数据库
  • 向量数据库:Milvus(AI大模型向量存储):向量存储方案
  • 分布式方案
  • 分库分表(Sharding-JDBC/MyCat):数据分布式存储
  • 读写分离:提高数据库性能
  • 数据库监控(Prometheus+Grafana):监控数据库状态

4. 微服务与中间件

  • 微服务架构
  • Spring Cloud Alibaba(Nacos注册中心、Sentinel限流):微服务套件
  • 服务网格(Istio/Linkerd,流量治理):微服务流量管理
  • 消息队列
  • Kafka(高吞吐量日志流):高吞吐消息队列
  • RabbitMQ(可靠消息传递):可靠消息系统
  • MQTT(物联网轻量级协议):物联网消息协议
  • 其他中间件
  • ElasticSearch(全文检索、日志分析):全文搜索引擎
  • MinIO(私有云对象存储):私有云存储方案
  • OSS(阿里云存储):阿里云对象存储

三、运维与DevOps

1. Linux 服务器

  • Shell 脚本:基础命令、用户权限、软件安装:运维脚本

2. 容器与集群

  • Docker:容器化部署、Docker Compose多容器编排:应用容器化
  • Kubernetes:Pod/Service/Deployment管理、自动扩缩容:容器编排管理
  • 服务网关:Nginx(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3. 持续集成/部署

  • CI工具:Jenkins(流水线配置)、GitLab CI(与代码仓库集成):持续集成工具
  • CD流程:蓝绿部署、灰度发布:持续部署策略
  • 配置管理:Ansible(自动化部署)、Terraform(基础设施即代码):自动化配置

4. 监控与日志

  • 指标监控:Prometheus+Grafana(系统性能可视化):系统指标监控
  • 日志处理:ELK Stack(日志收集/分析/可视化):日志管理方案
  • 链路追踪:Skywalking/Sleuth+Zipkin(分布式调用链跟踪):调用链追踪

四、AI算法与大模型集成

1. 基础算法

  •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SVM:经典学习算法
  •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CNN(图像识别)、RNN/LSTM(自然语言处理):深度模型算法
  • 算法框架:TensorFlow/PyTorch(模型训练)、Scikit-learn(数据预处理):算法开发框架

2. 大模型工程实践

  • LLM集成:DeepSeek./ChatGPT/LLaMA/文心一言API调用、提示工程优化:大模型调用优化
  • 向量数据库:Milvus(构建企业知识库、语义检索):向量库应用
  • 模型部署
  • 轻量化:ONNX/TensorRT(模型优化):模型轻量化处理
  • Java集成:Deeplearning4j/TensorFlow-Java/Spring AI:Java模型集成

3. 应用场景

  • 智能客服(对话系统)、文本生成(报告/文案):智能文本应用
  • 图像识别(产品质检)、推荐系统(个性化服务):智能图像推荐

五、工程工具与最佳实践

1. 开发工具

  • IDE:IDEA(调试技巧)、VS Code(前端开发)、Cursor(AI编程):开发集成环境
  • 效率工具
  • Lombok(简化代码,@Data/@Slf4j):代码简化工具
  • Apache POI(Excel操作):工具
  • 测试工具:JUnit 5(单元测试)、Mockito(mock测试)、Postman(接口测试):测试相关工具

2. 代码规范与质量

  • 规范:Alibaba Java开发手册:代码编写规范
  • 静态分析:SonarQube(代码扫描):代码质量检测
  • 自动化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测试自动化

3. 架构设计

  • 分层架构:单体架构、前后端分离、微服务架构:架构分层模式
  • 分布式方案
  • 分布式事务(2PC/TCC/最终一致性):事务处理方案
  • 高并发优化(限流、降级、缓存穿透处理):并发处理策略
  • 前沿架构:领域驱动设计(DDD)、微前端(qiankun框架):前沿架构理念

六、安全与性能优化

1. 应用安全

  • 认证授权:JWT(Refresh Token轮换)、OAuth 2.0(第三方登录):身份认证授权
  • 加密技术:AES/RSA加密、数字签名、SSL/TLS证书:数据加密手段
  • 防护:XSS(HTML转义)、CSRF(Token验证)、注入(预编译语句):防护措施

2. JVM与性能优化

  • JVM调优
  • 内存模型(JMM)、G1/ZGC垃圾收集器参数调优:JVM内存优化
  • 性能工具(jfr/async-profiler生成火焰图):JVM性能分析
  • 系统优化
  • 数据库索引优化(覆盖索引、联合索引):数据库性能提升
  • 前端性能优化(资源压缩、缓存策略):前端加载优化

七、软技能与职业发展

  • 项目管理:敏捷开发(Scrum/Kanban)、需求分析与技术选型:项目管理方法
  • 团队协作:Code Review流程、技术文档编写(Markdown/Confluence):团队协作方式
  • 问题解决:线上故障定位(日志分析、堆栈跟踪):故障定位手段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