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专业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


我们将推出系列国内代表性高校的数据科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介绍。这项工作旨在加强院校间了解,搭建全国交流平台,共同推进高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组建高校教师微信交流群,进群请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大数据专业交流群”,培养方案pdf材料将在群里发送。



一、培养目标

统计学类各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职业道德,有理想,热爱统计学及其应用,擅长数据分析,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应对大数据挑战的数据科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

统计学类各专业的学生应该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立志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种统计分析软件,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应该掌握系统的数据科学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学分、学制和学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153学分 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

(一)基础技能45学分,全校共同课,必修

  1. 大学英语 12学分
  2. 公共数学 23学分
  3. 计算机教学 10学分

(二)通识教育 27 学分,其中必修19学分,选修8学分

全校共同课: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 16学分,必修
  2. 新生研讨课 1 学分,必修
  3. 原著原典选读2 学分,选修
  4. 科学、人文与方法 4 学分,选修
  5. 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 2 学分,选修 课程外学习:
  6. 经典历史著作阅读 2学分,必修
  7. 通识教育大讲堂等系列公开讲座,不计学分

(三)专业教育57学分

  1. 学科基础课 平台课:共3门,必修10学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共4门,必修12学分
  2. 专业必修课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共5门,必修15学分
  3. 专业选修课:20学分,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10学分

(四)素质拓展 10 学分,其中必修8学分,选修2学分

  1. 体育 4 学分,必修
  2. 心理健康教育 1 学分,必修
  3. 国防教育 2 学分,必修
  4. 职业生涯规划 1学分,必修
  5. 公共艺术教育2 学分,选修

(五)实践教育 12 学分

1. 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 2 学分

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是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社会研究报告,也可参加“千人百村调研”、“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项目直接申请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学分。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2 学分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我校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志愿服务活动等,成绩认定为合格和不合格。

3.专业实习 4 学分

专业实习是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科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到实际部门实习。专业实习在第6学期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学生可以在学院建立的实习基地参加集中实习,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应获得学院认可。实习时间不少于4周。实习结束后应按时提交实习总结。

4.毕业论文/设计 4 学分

第四学年撰写一篇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计4学分,通过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发展指导 2 学分

发展指导培养环节既有课程学习也有课程外学习,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修。课程学习包括基础技能强化、专业技能强化、就业创业指导、研究生预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兴趣课程等类别,具体课程可参见及每学期教务处公布的网上课程选修表。学生必选课程2学分,多选的发展指导课程(非本学科专业)可计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群”学分。课程外学习包括各类讲座、助教实践、就业实习、创业训练、国际交流等,不计学分。五、学期安排及学程规划 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国际小学期三个学期。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为19周,包括课堂教学17周,考试2周。国际小学期4周。

学程规划方面:必修121分,选修32学分。其中,第一学年秋季学期必修24学分,春季学期必修25学分;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必修25学分,春季学期必修17学分;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必修10学分,春季学期必修10学分;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必修4学分,春季学期必修4学分。

同时,“形势与政策”为各专业必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2学分,学习安排、考核和学分认定办法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生处、校团委等组织制定。

全校选修方面,“科学、人文与方法”、“原著原典选读”、“公共艺术教育”及“发展指导”的具体课程可参见每学期教务处公布的网上课程选修表。学生可按培养方案要求合理安排、自主完成选修学分。

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群是指本专业之外的专业教育类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单独设立的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群、创业教育课程群(课程目录请见教务处网站),旨在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

同时,我校的国际小学期于每年7月份举办,招收国际学生与我校学生同堂上课,其课程对我校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应于每年6月上旬在数字人大系统选课。“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 的具体课程可参见暑期学校网站课程信息。

专业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_大数据技术

专业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_大数据技术_02

专业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_大数据技术_03


已经进1群的不必重复进群。

专业介绍 |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_大数据技术_04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