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现有系统规模还可以再承载多少流量。
2、对于新增的流量,采购设备时给予指导,花最少的钱办同样的事。
3、流量切换时可以量化。
为了保证服务稳定,通常会提供双机热备,有时保险起见,会提供多余的一套设备。或者为了提速,提供的服务会划分为多个冗余系统,当某个机房的服务出现问题时,为保证正常服务,需要将流量切换到另一个机房。切换多少流量过去呢?这时候容量系统就派上用场了,为了不至于“压垮”另一个机房的系统,需要事先知道另一个机房的系统容量还有多少冗余。
4、优化服务规模。
产品服务中的机器数未必是最优的,容量管理可以根据访问量和指定的容量利用率,自动计算出需要的机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