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协议
IP协议是网络层定义的协议,其主要功能是将上层数据(如TCP、UDP数据)或同层的其他数据(如ICMP数据)封装到IP数据报中;将IP数据报传送到最终目的地;为了使数据能够在链路层上进行传输,对数据进行分段;确定数据报到达其他网络中的目的地的路径。
(2)ARP协议和RARP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及反地址解析协议(RARP)是驻留在网络层中的另一个重要协议。ARP的作用是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RARP的作用是将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网络中的任何设备,主机、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均有唯一的物理地址, 该地址通过网卡给出,每个网卡出厂后都有不同的编号,这意味着用户所购买的网卡有着唯一的物理地址。另一方面,为了屏蔽底层协议及物理地址.上的差异,IP 协议又使用了IP 地址,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对IP地址与物理地址进行相互转换。
(3)ICMP协议
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nternet 控制信息协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网络层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IP协议是一种尽力传送的通信协议,即传送的数据报可能丢失、重复、延迟或乱序传递,所以IP协议需要一种避免差错并在发生差错时报告的机制。
(4)TCP协议
TCP是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在IP协议提供的不可靠数据服务的基础上,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全双工的数据传输服务。TCP采用了重发技术来实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具体来说,就是在TCP传输过程中,发送方启动一个定时器,然后将数据包发出,当接收方收到了这个信息就给发送方一个确认信息。若发送方在定时器到点之前没收到这个确认信息,就重新发送这个数据包。在源主机需要和目的主机通信时,目的主机必须同意,否则TCP连接无法建立。为了确保TCP连接的成功建立,TCP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使源主机和目的主机达成同步。
(5)UDP协议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可以保证应用程序进程间的通信。与同样处在传输层的面向连接的TCP相比较,UD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的错误检测功能要弱得多。可以这样说,TCP有助于提高可靠性;而UDP则有助于提高传输的高速率性。例如,必须支持交互式会话的应用程序(如FTP等)常使用TCP;而自己进行错误检测或不需要错误检测的应用程序(如DNS、SNMP等)则常使用UDP。TCP虽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但它是以牺牲通信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为了完成同样一个任务,TCP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通信量。这在网络不可靠的时候通过牺牲一些时间换来达到网络的可靠性是可行的,但在网络十分可靠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UDP,通信量的浪费就会很小。
(6)X.25协议
属于广域网协议的一种,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分别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各层在功能上相互独立,每一层接受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同时也为上一层提供服务,相邻层之间通过原语进行通信。在接口的对等层之间通过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的协商、控制和信息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