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群论 polya burnside

耶也夜 2022-10-11 阅读 30


​​http://www.elijahqi.win/archives/3388​​

群论

什么是群?
元素和建立在元素上的二元运算构成的代数系统
如何判定是否是一个群?
要求满足四条群公理
群论 polya burnside_群论

G中所含元素的个数称为群G的阶记为|G|
分有限无限群多种概念
群中元素的阶

在群G中,a∈G。如果有整数k,使ak=e a k = e ,那么使这个等式成立的最小正整数k叫做a的阶,记为k=|a|
(ak a k 表示连续k个a进行G中规定的运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k个a相乘)
如果这样的k不存在,则称a的阶是无限的,记为a=+∞

消去律

逆元存在与消去律等价
逆元存在⇒ ⇒ 消去率存在
x⋅a=y⋅a x ⋅ a = y ⋅ a 两边同时⋅ ⋅ a−1 a − 1 即可
消去率存在⇒ ⇒ 逆元存在
建立一个新的二元组(S′={x⋅a|x∈S},⋅) ( S ′ = { x · a | x ∈ S } , · )
根据封闭性S′⊆S S ′ ⊆ S
因为消去率所以|S′|=|S| | S ′ | = | S |
即S’=S 因为e∈S e ∈ S 所以e∈S′ e ∈ S ′
又因为定义了新的运算 故∃t∈S,t⋅a=e ∃ t ∈ S , t ⋅ a = e

拉格朗日定理

有限群(S,+)有子群(S’,+)
有|S|是|S’|的倍数
证明:
设一个子群 G′⊆G G ′ ⊆ G
就有陪集 G′a={x⋅a|x∈G′}a∈G G a ′ = { x ⋅ a | x ∈ G ′ } a ∈ G
G′b={x⋅b|x∈G′}b∈G G b ′ = { x ⋅ b | x ∈ G ′ } b ∈ G
若G′a⋂G′b!=∅ G a ′ ⋂ G b ′ ! = ∅
则G′a=G′b G a ′ = G b ′
因为G′a⋂G′b!=∅ G a ′ ⋂ G b ′ ! = ∅
∃x,y∈G′ ∃ x , y ∈ G ′
使得x⋅a=y⋅b x ⋅ a = y ⋅ b
a=x−1⋅y⋅b a = x − 1 ⋅ y ⋅ b
∀z∈G′z⋅a=z⋅(x−1⋅y⋅b) ∀ z ∈ G ′ z ⋅ a = z ⋅ ( x − 1 ⋅ y ⋅ b )
z⋅a=(z⋅x−1⋅y)⋅b z ⋅ a = ( z ⋅ x − 1 ⋅ y ) ⋅ b
因为这时候a,b,x,y都是钦定好的 那么遍历z的时候都会有唯一的(z⋅x−1⋅y) ( z ⋅ x − 1 ⋅ y ) 与之对应 所以恰好遍历G’ 所以得证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两个陪集要么相等要么不相交
然而我所有G′ G ′ 的并是G G 所以 假设|G′|=x|G′|=x
那么|G| | G | 一定是x的倍数 所以得证

欧拉定理用拉格朗日定理的证明

设集合S={a1,a2,a3,...,aφ(n)} S = { a 1 , a 2 , a 3 , . . . , a φ ( n ) }
其中gcd(ai,n)=1 g c d ( a i , n ) = 1 则S与模乘法形成的(S,×) ( S , × ) 是群 证明 简单想象即可
那么设Si={1,ai,a2i,a3i..} S i = { 1 , a i , a i 2 , a i 3 . . }
那么可知(Si,×) ( S i , × ) 是(S,×) ( S , × ) 的子群
因群中元素互相做运算仍然是群中的元素
a|Si|≡1 a | S i | ≡ 1 故 a|S|≡1 ,aφ(n)≡1 a | S | ≡ 1   , a φ ( n ) ≡ 1

轨道-稳定化子定理

考虑置换群G 其中每个元素是1~n的置换
G中使得元素x不变的置换构成一个子群
稳定stab(x)={f∈G|f(x)=x} s t a b ( x ) = { f ∈ G | f ( x ) = x }
x通过G中变换到的位置叫做称为轨道
orbit(x)={f(x)∈G} o r b i t ( x ) = { f ( x ) ∈ G }
|orbit(x)| | o r b i t ( x ) | 实际是stab(x)的陪集数
因为考虑每个可以变换到的位置 使得|stab(x)|++ | s t a b ( x ) | + +
造出的陪集是 |orbit(x)|个即orbit(x)是不重复的陪集的个数
根据拉格朗日定理|orbit(x)|×|stab(x)|=|G| | o r b i t ( x ) | × | s t a b ( x ) | = | G |

置换 置换群

例如(1234 2314) ( 1 2 3 4   2 3 1 4 )
是一个置换但不是群 置换仅仅和每列相对应字符有关与自身列顺序无关

(3241) ( 3 2 4 1 )


经过如下置换


(12233144) ( 1 2 3 4 2 3 1 4 )

成为


(4321) ( 4 3 2 1 )


置换群将置换作为元素且满足群的性质

Burnside引理

该引理用于计算集合M关于置换群G的轨道数
定义两个元素是否本质质相同设两个元素x,y
∃f∈G ∃ f ∈ G 使得f(x)=y f ( x ) = y 那么x,y即是本质相同的
M的轨道数即 M中本质不同的元素个数
感觉本质不同的元素个数就是循环的个数
M中的轨道数可以记为∑x∈M1|orbit(x)| ∑ x ∈ M 1 | o r b i t ( x ) |
因为可以考虑每个轨道中都有|orbit(x)| | o r b i t ( x ) | 个元素 然而每个元素对答案的贡献都会是1|orbit(x)| 1 | o r b i t ( x ) |
直接带入轨道-稳定化子定理
原式=∑x∈M|stab(x)||G| = ∑ x ∈ M | s t a b ( x ) | | G |
=∑x∈M|stab(x)||G| = ∑ x ∈ M | s t a b ( x ) | | G |
那么我们计算的时候只需要得到stab(x)x∈M s t a b ( x ) x ∈ M 的个数即可
总结起来 集合M关于置换群G的轨道数等于G中每个置换下不动点的个数的平均数
但是这个似乎自己只会搜索 复杂度不够优秀
需要对每个置换计算这个置换下不变的方案个数
于是有polya计数法

Polya

公式:对一个置换p设c(p) 表示p中循环节个数
G是定义在X上的置换群 即项链或棋盘如果用m种颜色来染色 那么本质不同的方案数
∑x∈Gmc(x)|G| ∑ x ∈ G m c ( x ) | G |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