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笔记—如何做到半年翻番(一)三个赚钱的基础逻辑

股票投资的逻辑很多,我认为靠谱的有三个:

虽然这个观点被有效市场假设反复否定,但事实证明,有人性发挥作用的地方,就会反复。只不过我们也是人,很难破除自身携带的人性,去发现和掌控相关的规律罢了。

大致做法是:先用归纳法总结现象背后的原因,尤其是有关人性的,再在相似情况发生时,大胆地预测未来。

运用这个逻辑的心法是:1.脑中自相辩论以辨明事情的真相(其实绝对真相永远认知不到、且在瞬时变化中,但可以无限接近)。2.逆向思维以明确操作过程。

举几个例子:

当重大行业负面消息出现时,人们会抛售该行业的所有股票,但这时往往是购入行业龙头股票的好时机。

当股价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人们信心爆棚时会大举买入,但事实上这时已赚不到钱了。

在股价急速拉升的,人们会担心风险过高而惧怕买入,这时却是入场的好时机,等等。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趋势。

赚钱是多数人逐渐加入少数人的过程:“不买好公司的股票,要买变好的公司的股票。”

趋势确认是通过时间的“复利”来实现的:在初始时并不明显,这时候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等过了某个临界点后呈现爆发性增长,这时候出现任何坏消息都挡不出好消息。

我认为趋势是可以配合技术分析来断定的,在操作时一定要为变化留下足够的时间。从经验上来说,如果一个人推荐股票,理由是公司好,我建议就再等等。

大家普遍把股市看作赌场,我不否认,但赌博并不是可取的投资思维。

我毕业后选择进入银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第一手接触大量的企业。总结后发现,企业想长期持续赚钱就需要形成垄断(不仅是产品垄断,还包括技术垄断、声誉垄断、资源垄断、牌照垄断等等)。判断企业适不适合投资,重点要看其保持垄断的难易程度。

比如说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家企业虽然号称技术先进,但很容易就会被同业赶超。前几年连做空调、做电视的企业都在进入,说明这个行业的投资门槛并不高。换句话说有钱就有技术,那保持垄断的难度就很大,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投资。

最后说一点感悟。今天读巴菲特的书读了很久,十分沉迷于他观察世界的精致程度,并且处处是判断,这种务实极大地冲击着我。如果仅仅关注选哪只股票实在是太局限了。

下一篇将说说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