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计算机网络12

kolibreath 05-19 09:00 阅读 16


65. TCP/IP 模型与 OSI 模型对应关系

TCP/IP 模型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OSI 七层模型包括: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对应关系:

  • TCP/IP 应用层 ≈ OSI 应用+表示+会话
  • TCP/IP 传输层 ≈ OSI 传输层
  • TCP/IP 网络层 ≈ OSI 网络层
  • TCP/IP 网络接口层 ≈ OSI 数据链路+物理层

66. IPv4 地址分类

IPv4 地址分为 A/B/C/D/E 类:

  • A 类:0.0.0.0 ~ 127.255.255.255,默认子网掩码 255.0.0.0
  • B 类:128.0.0.0 ~ 191.255.255.255,子网掩码 255.255.0.0
  • C 类:192.0.0.0 ~ 223.255.255.255,子网掩码 255.255.255.0
  • D 类:224.0.0.0 ~ 239.255.255.255(多播)
  • E 类:240.0.0.0 ~ 255.255.255.255(保留)

67. 子网划分与 CIDR

子网划分通过变更子网掩码将 IP 网络进一步细分。CIDR(无类域间路由)使用斜线表示法(如 192.168.1.0/24),避免浪费地址,提高路由聚合能力。CIDR 消除了传统 A/B/C 类限制,常用于路由聚合。

68. NAT 类型及原理

NAT(网络地址转换)将私有地址映射为公网地址。类型包括:

  • 静态 NAT:固定映射
  • 动态 NAT:动态分配公网地址
  • PAT(端口地址转换):多个私有地址共享一个公网地址,通过端口号区分连接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