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打开手机发现,因为一些国外企业对我国不友好的事件,在我们的民众中刮起了抵制某品牌的Y货风,说实话,作为一个70后尾、80后头,能看到很多90后、00后的自发爱国意识,真的很让我很是欣慰,同时,也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
我在想,假如惢客上线了,那么惢客能做些什么呢?由此,让我产生了对抵制Y货背后的三个思考。
第一、如何弥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失?
说到抵制Y货,如果是小品牌,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是国人认知的大品牌,仍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佰,一方面是代理商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商品制造上的下游供应生态链上的损失。那么,因为会“自损八百”就不去“杀敌一千”了吗?不会的,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尊严问题,不容退让。如果能有一个民间平台,能把“自损八百”降低到“自损二百”,就会使抵制Y货的节奏变得更持久,更有效。而不至于随着新闻事件一阵风似的来,又一阵风似的走。这个平台,我想就是惢客,惢客职场版块可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快速找到工作,惢客电商可以帮助代理商和生态链上的企业快速实现业务和商业合作伙伴上的快速转型。由于再展开写篇幅太长,就不详细描述具体的方案了。
第二、如何防止国货的不思进取?
抵制Y货后,最大的获益者是相关业务的国货。但是,如果国货因此而洋洋自得、不思进取,甚至还要趁机涨价降质就会大大伤了国人的心。因此,还要有一个平台是来防止国货趁机发笔小财的投机行为,以使得他们把因事件所得的利润或财富应用到“国货当自强”的发展建设中,而非为某几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个人财富上增砖添瓦。
第三、如何建立一个认知购物平台?
我觉得,最好的发展路线不是短期的抵制Y货行为,而是建立长期的“国货当自强”的建设和认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我们的很多国货在产品质量上比洋货还要好,在价格上比洋货还要便宜,但是,为什么很多消费者都愿意去买洋货呢?不管是对洋品牌的虚荣心作祟,还是对国货质量的信心不足,都体现在消费者的认知购物能力上。目前,绝大多数的主流电商重名人背书、重价格营销,重流量为王,却轻视对产品的认知教育,使得老百姓在电商平台中成为了一个认知盲从者。要么对比购买人数,要么对比价格,实在不会买,就看看流量网红的直播推荐,如果扒掉商品的价格、流量、名人光环和营销套路的包装外衣,剩下来的对商品本质的认知却一无所知。由此,才让我有一个建立惢客电商的想法,因为,惢客电商的口号是“买商品,先认知。”而对于来惢客的商家而言,也有一个口号,就是“卖商品,做认知”。真正的让认知成为第一生产力,才是国货当自强的最佳捷径。
由于是日记,就不再延伸分享了。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买商品,先认知。”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