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内锥的宏程序仿形加工

内锥的宏程序仿形加工_赋值

一、利用宏程序来加工内锥面,加工思路规划如下:

    编程原点设在工件的右端面与轴线交点处(X0,Z0),车刀从工件坐标系中的Z=0开始加工;利用宏程序赋值,#1=20(小径)、#2=100(大径),大、小径各设为一个变量,在插补运算过程中#3根据#1的每次递增通过数学公式三角函数来编写到程序中,即#3=[#1-20]/2/TAN[20](计算出Z方向的长度),刀具每沿轮廓走完一次加工后,根据#1的递增需重新计算一次#3的值,然后刀具再进行车削;随着每次进刀量#1的变化,#3值根据三角函数的计算也不断变化,如果#1等于#2将跳出循环体外(N20)位置,(#1IF[#1 EQ #2} GOTO20),如果#1小于等于#2将跳转到N10位置,(IF [# 1LE #2}GOTO10),直到条件满足方可进行下一步车削。

      实际加工中,可以根据不同锥度修改几个变量就可以实现不同零件的车削,加工的走刀路线如图所示。

内锥的宏程序仿形加工_跳出循环_02

程序参考:

M3 S1000

G99

T0101M08

G0X20Z1

#1=20(小径)

#2=100(大径)

N10#1=#1+3(吃刀量递加)

IF[#1GT#2]THEN#1=#2(防止大径过切)

#3=[#1-20]/2/TAN[20](计算出Z方向的长度)

G0 X#1 (X定位)

G1Z0F0.4

G1X20Z-#3F0.2(锥度车削)

G0Z1

1F[#1 EQ #2]GOTO20(如果小径等于#2跳出循环)

IF[#1 LE #2]GOTO10(如果小径没有加工到#2将跳转N10)

N20G00Z100

M30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