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哈喽,小伙伴们,我是bug菌呀👀。金三银四,又到了刷题月啦。所以不管你是准备跳槽还是在职,都一起行动起来,顺应这个时代月干点该干的事儿👣。所以,赶紧跟着bug菌的步伐卷起来吧⏰,变强从这一刻开始!➕🧈
二、题目描述:
具体请看如下示例:
示例 1:
输入:root = [1,null,2,3]
输出:[1,3,2]
示例 2:
输入:root = []
输出:[]
示例 3:
输入:root = [1]
输出:[1]
示例 4:
输入:root = [1,2]
输出:[2,1]
示例 5:
输入:root = [1,null,2]
输出:[1,2]
提示:
- 树中节点数目在范围
[0, 100]
内 -100 <= Node.val <= 100
三、思路分析:
前几期做了也有两仨道数据结构-二叉树题了,不知小伙伴们第一眼看到这题,有何想法,或者心中早已无码?其实这题题意已经很明确了,中序遍历(递归),这就要求小伙伴对二叉树的哪几种遍历要有个概念了。
什么是中序遍历?敲黑板!就是:访问顺序按照先左子树—>再根节点—>后右子树遍历这棵树,而在访问左子树或者右子树的时候我们按照同样的顺序方式遍历,直到遍历完这颗数。然整个遍历过程非常契合递归调用。
所以具体递归思路如下:
定义一个 inorder(root) 表示当前遍历到root节点,那么递归如下:
- 先递归调用 inorder(root.left)来遍历root 节点的左子树,然后将root 节点的值加入答案。
- 再递归调用inorder(root.right)来遍历root 节点的右子树,然后同上。碰到空节点则递归结束。
四、算法实现:
AC代码
具体算法代码实现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Integer>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List<Integer> res = new ArrayList<Integer>();
dfs(res,root);
return res;
}
void dfs(List<Integer> res, TreeNode root) {
if(root==null) {
return;
}
//按照 左-打印-右 的方式遍历
dfs(res,root.left);
res.add(root.val);
dfs(res,root.right);
}
}
五、总结:
leetcode提交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其中n 为二叉树节点的个数。二叉树的遍历中每个节点会被访问一次且只会被访问一次。
- 空间复杂度:O(n)。空间复杂度取决于递归的栈深度,而栈深度在二叉树为一条链的情况下会达到O(n) 的级别。
这题其实就很明确,就是考察你对二叉树的前中后序遍历,如果你懂它的遍历顺序,其实这几道题都是一样的,举一反三。你们完全可以再去尝试一下实现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等。
再者,解题道路千万条,欢迎小伙伴们脑洞大开,如果你们有啥更好的想法或者思路,欢迎评论区告诉我哦,大家一起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方能成长的更快。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啦,咱们下期见咯。
六、热门推荐:
- leetcode-9.回文数
- leetcode-1.两数之和
- leetcode-13.罗马数字转整数
- leetcode-14.最长公共前缀
- leetcode-20.有效的括号
- leetcode-21.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 leetcode-26.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七、文末:
如果你还想要学习更多,小伙伴们大可关注bug菌专门为你们创建的专栏《每日一题LeetCode》,带着你一块儿刷题,专栏每一篇都附带详细解法,手把手带你解题。
一个人刷可能会觉得很累很难坚持,但是一群人刷就会觉得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一起变强。
我是bug菌,一名想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程序猿。接下来的路还很长,都等待着我们去突破、去挑战。来吧,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加油!未来皆可期,fighting!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与诸君共勉!
☘️做你想做的人,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start,
🍀你能从现在开始改变,也可以一成不变,这件事,没有规矩可言,你可以活出最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