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02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03

随着飞机制造业和军工产品的不断发展,对其心脏部分发动机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发动机可谓肚子里装满了叶片,这意味着对叶片的设计、工艺、加工、检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检测技术是控制产品质量及使产品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重中之重。

在早期,检测技术、检测设备落后。如电感量仪、专用工装、样板等。对于样板来说,检测精度低,同一个叶片需要多个样板,不同叶片之间无互换性,难以满足设计中的更高要求。对于专用工装,检测精度,同一个叶片需要多个工装,不同叶片之间工装的互换性不好,所需费用较高,检测项目单一,效率低,难以满足设计中的更高要求。对于电感量仪,检测精度中等,可使用检测不同叶片,效率较高,但检测项目单一,测量力较大、不适宜易变形叶片的检测,对于需要更多截面的检测、公差小的叶片难以满足要求。随着坐标测量机的诞生,坐标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叶片的检测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其所具有的特点有:效率高,检测项目丰富,检测精度高,对于同一叶片的不同项目可一次检测完成,不同叶片只需调用不同程序即可完成检测,可以满足设计部门的不断的、更高的要求。如更多截面,新的技术指标,新的检测方法等。由于测量力只有2~7g,故对于薄叶片的检测也是首选。

西安爱德华测量设备有限公司经过长期的探索、研发,凭借拥有的独立知识产权,开发了叶片测量专用软件,并与众多厂家的合作过程中不断丰富了内容。

该专用软件以其独特的优点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其主要表现如下:

1.1 能够精确的采集到前缘后缘数据,对前缘与后缘相关尺寸进行准确评价。

盆背测量时,测量路径做了如下图1优化,对与前缘后缘比较薄的叶片,改进后的测量方式如图2,前缘与后缘处数据叠加,这样保证了前缘与后缘的数据量,为评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04
1.2 检测效率很高,支持的类型很多。

检测一个叶片仅需三至十分钟。而通常的检测时间是二十至四十分钟,提高了五至八倍;

支持的类型:发动机(飞机,导弹),鼓风机,汽轮机等 ;

加工方式种类 :机加,锻造,铸造等 ;

各种类型,多种加工方式都能应对自如。
1.3 检测项目丰富。

叶片的基本尺寸项目有:缘板高度、进气边位置、叶尖角度、叶尖高度、叶冠尺寸、弦长、阻尼台尺寸、V点偏差、弯扭、三叶片组喉道当量值等。

叶片的型线项目有:边缘厚度、叶盆叶背轮廓度、K点偏差、扭转、X偏移、Y偏移、叶型最大厚度、弯曲、偏斜等。

1.4 被检叶片的种类可方便扩充。

该软件就像模板一样,只须改变一些参数,就可实现新叶片的检测,使扩充显得易如反掌。

1.5 集检测、评定、报告于一起的专用软件。

使用该软件测量完毕后,叶片的各项技术指标立刻显示,给出评定结果,选择一种输出形式,给出测量报告。整个过程简捷高效,不需人工处理或借助其他绘图软件进行评定。

1.6 界面直观,操作方便,操作者的干预非常少。

操作过程如下:

点击“叶片测量”→可选择截面测量,默认是全部截面,点击“完成”→进行自动测量→打印测量报告。整个过程只需几步完成。极大的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7 数据库功能丰富。

数据保存、打印、查询、历史数据复现、删除数据,备份数据库,统计,实测数据导出等。

1.8 图形输出、误差数据输出、表格输出均可。

1.9 结果输出可以不同的文件格式保存。如IGES、DXF、TXT等。

便于与其它CAD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1.10 多种数据评定或拟合方式,以适应不同场合。如:以叶盆为基准拟合、中线拟合、叶背为基准拟合、用户自定义调整等。

1.11 单截面和多截面分析,以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单截面分析的指标有:边缘厚度、叶盆叶背轮廓度、K点偏差、扭转、X偏移、Y偏移、叶型最大厚度等。多截面分析的指标有:弯曲、X偏斜、Y偏斜等。

1.12 多种测量模块、测量方法满足不同测量要求。有无基准找正模块、微平面模块、任意高点模块等。

1.13 数学算法严谨、准确。

本软件经过大量的测试及长期的实际运行,其计算结果与同类三维处理软件(如 UG,MASTERCAM,PRO-E等)比较,计算结果相差都在微米级,用户反映良好。

1.14 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检测报告。

1.15 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测量模块。

1.16 可评定外来的测量数据(数据要符合一定的结构要求)。

进入叶片测量软件

1.打开AC-DMIS软件,在“专用软件”菜单中选择“叶片测量”。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05
2.弹出登录界面,在账号下拉菜单中选择已有账号或输入新账号,输入密码,点“登陆”即可进入叶片测量操作界面。注意:若是新的账号,首次输入的密码要记住,下次要输入同样的密码才开进入。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06
4.登录后打开叶片界面。后续操作都以当前账号身份,也只能进行此账号下的测量,报告上传,理论、实测数据删除,其它账号下的是不能操作。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07

相关名词解释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08
〉叶型:具有专门气动外型的叶片剖面。

〉叶身:叶片上将叶型沿叶高按一定扭向规律和积叠规律构成的部分。

〉叶背、内弧(叶身吸力面):叶身向外凸的表面,沿着一表面气流压力较低。

〉叶盆、背弧(叶身压力面):叶身向外凹的表面,沿着一表面气流压力较高。

〉前缘(叶身的前缘):叶身进气边连接叶盆、叶背的部分。

〉后缘(叶身的后缘):叶身排气边连接叶盆、叶背的部分。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09
〉理想叶型:由叶型参数及坐标点的理论值所确定的叶型。

〉叶型中弧线:叶型内切圆圆心的连线,并在前后缘圆心按切线方向延伸到同前后缘相交的线。

〉型线:叶型上不包括前、后缘圆弧的轮廓线。构成叶背轮廓的叫叶背型线,构成叶盆轮廓的叫叶盆型线。

〉弦线(叶型弦线):叶型上前、后缘的公切线。

〉弦长(叶型弦长):叶型在弦线上的投影。

〉弦角(叶型弦切角):叶型弦线与x轴的夹角。

〉叶型厚度:被叶型限制的垂直于叶型中弧线的线段。

〉叶型最大厚度:叶型厚度的最大值。

〉等分厚度:沿x轴等分截面,各等分线与中弧线相交,以相交点为圆心,与叶盆、叶背相切圆的切点间距离。

〉偏置厚度:以中弧线与前(后)缘相交的点为起点,方向是该点与前(后)圆心连线方向,被叶型限制的垂直于该方向的线段。

靠近前缘的为前缘偏置厚度,靠近后缘的为后缘偏置厚度。

〉A前:坐标原点到叶型X最小值的点的距离。

〉A后:坐标原点到叶型X最大值的点的距离。

〉B前:坐标原点到叶型Y最小值的点的距离。

〉B后:坐标原点到叶型Y最大值的点的距离。

〉指定点厚度:被叶型限制的沿该点的法线方向的偏差(指定点要在测量的型线上)。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10
〉积叠轴:设计图样指定的,用来确定叶型理论为值的一条直线,它与Z轴平行或重合。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11
〉积叠点:表征叶型位置的特征点,它由理想叶型按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积叠点的理想位置在积叠轴上。

〉扭转:实际型线和理论型线最佳拟合后,实际型线所旋转的角度

编辑数据

功能:编辑型线的理论数据,使之符合本系统的数据格式要求。

编辑数据浏览文件的格式要求:将型线上点的理论数据以X Y Z或X,Y,Z形式保存为文件。文件格式可以为txt或dat。文件内第一列数据为X,第二列为Y,第三列为Z。如果后面还有其它列数据则不影响数据编辑。如下两图显示的格式都可以使用。也可以将已经编辑过保存的数据(后缀为.vsnom)再编辑。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12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13
使用AC-DMIS软件“创建截面线”功能保存的点数据文件。

1.点击“操作”菜单→“理论数据编辑”如(图1),弹出如图2,理论数据编辑界面。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14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15
左边的理论与公差为数据导入和公差编辑区域,点击“文件”中的打开,弹出如图3,打开数据文件对话框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16
在数据格式中选择文件类型,点击打开,即可打开整截面数据文件如图4。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17
点击“理论”切换到理论数据操作界面如图5,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18
图标为红色框中的状态时,代表右侧图形显示的是此截面的数据,在截面数据上左键双击可切换截面数据图形显示。

在文件路径节点右键可进行如下图6操作,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19
可进行数据打开,或继续添加截面数据,点击“添加”弹出如下图7,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20
输入截面名称,点击“确定”,弹出数据打开界面与上面的打开界面相同,选择数据后,界面如下图8: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21
新增截面数据被添加到理论数据中。在当前截面数据中也可对数据进行删除,选准要删除的点,点击右键中的“删除”如图9即可。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22
按住shifte,点击鼠标左键可多选点,按住ctrl键,鼠标左键可挑选点,进行删除。

“点击“公差”切换到公差树界面如图10,公差整体的编辑只能在“默认”上修改,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23
点击“修改”后弹出如图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24
可进行评定项设置及报告输出项目设置,只有评定的才可设置输出项,没有评定的输出是无效的。公差值是软件默认给定的,若公差值不合适可单个修改。点击每个节点后,点击右键中的“修改”,如下图: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25
输入公差值点“确定”即可。若是变公差可通过在图形上进行公差编辑,在截面节点上双击使图形切换到此截面,鼠标右键在图形上点击如图: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26
点击“编辑公差”弹出如下图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27
,选择变公差后,鼠标左键在图形上选择起始点,结束点后,输入公差值,点击“应用”,测点中相应点的公差值处于变化公差,图形窗口以白色显示公差带如下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28
若选择“等公差”后,只需输入公差值,改变整个型线的公差值。公差带是以白色线显示,并且测点中点的公差值也全部改变。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29
2.添加的数据必须是盆背完整的数据导入到理论编辑,若是分开的请将数据合并粘切到一起,再去编辑数据。数据打开后,图形中黄色为叶盆数据,蓝色为叶背数据,绿色为起始点,红色为终止点。测量顺序:由前缘(绿

色)开始------>经过叶盆(黄色)----->到后缘(红色)------>然后到叶背------>再到前缘。若图形显示不符合此要求都需要编辑成如此后,才可保存数据,进行叶片测量,否则后续工作无法进行。

如下图盆背错误时,可通过右键中的“逆序”------>"全部逆序”------>“叶盆逆序”------>“叶背逆序”编辑成正确的理论数据。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30
编辑正确后图形如下,此种状态理论值才编辑正确并可进行后续测量。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31
若图形中显示的矢量方向不正确,可在图形截面右键中点击“翻转矢量”,使测点方向一致向外。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32
若图形中的盆背区分不正确时,可在图形拾取两点后点击右键中的“区分盆背”,重新区分盆背测点。

图形中点击“显示中线”如下图显示叶片的中线如图: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33
数据中以“P"代表的是叶盆数据,“B"代表的是叶背。图形中选择点后,左侧数据会自动显示该点的编号并打开节点如上图。

3.数据修改完成后,保存数据,或另存数据,将数据保存为后缀默认为*.vsnom和*.vstol的文件。说明:对于多截面的数据,每个截面数据都需进行编辑处理,处理后统一保存。

5.完成所有操作后点击“退出”关闭该界面。

导入数据

功能:导入理论数据,供测量时使用,是机器运动路线、数据评定的理论依据。

操作:点击菜单“操作”–“理论数据导入”,弹出界面如(图1):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34
“名称”是系统区分理论数据的唯一根据,所以在数据导入时“名称”不能有重复,如果重复,则导入不成功。

2.导入理论数据:

点击“浏览”,弹出打开对话框如下图: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35
选择编辑好的理论文件,点击“打开”,导入理论数据界面如下图,数据导入并显示在列表中。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36
点击“导入”按钮,弹出如下叶片相关信息,这些内容用户可选择输入,输入后统计时可用到,输入相关信息,点“确定”,理论数据导入到测量任务中,导入成功后,弹出成功提示如下图,不成功会弹其它提示。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37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38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39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40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41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42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43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44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43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46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47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48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49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50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51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52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53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54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55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56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57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58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59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60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61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62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63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64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65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66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67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68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68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70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71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72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73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74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75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76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77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78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79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右键_80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导入_81
AC-DMIS 5.3 叶片基础知识_数据_82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