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本仪器为降水量测量一次仪表,其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T11832-2002《翻斗式雨量计》、《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信技术要求》(计划号:201912007)要求。
本仪器广泛用于水雨情遥测、暴雨、山洪、泥石流报警。
本仪器出厂时已将翻斗倾角调整、锁定在最佳倾角位置上,安装仪器时只需按照本说明书要求安装并调整底座水平即可投入使用,且不可现场再调整翻斗倾角调整螺钉。
2 主要技术参数
2.1 承雨口尺寸:φ200±0.60mm; 刃口锐角:40o~45 o
2.2 分辨力:0.5mm/0.2mm;
2.3 雨强范围:0.01mm~4mm/min(允许通过最大雨强8mm/min)
2.4 测量准确度:≤±4%
2.5 发讯方式:单路干簧管通断信号输出
2.6 输出参数:振动加速度、倾角、自振频率、最大振幅等
2.7 防护等级:IP66;
2.8工作环境:环境温度:-10℃~65℃、相对湿度;<95%(40℃)
2.9尺寸:φ212mm×350mm
3 安装和调整
3.1 开箱检查
(1)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对照装箱单清点设备附件是否齐全。
(2)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损伤,尤其注意防止碰伤翻斗轴的轴尖及翻斗两端的引水尖,并且不要用手指触摸翻斗的内壁污损翻斗。
3.2制作安装水泥台
室外地面或屋顶安装时应先制作水泥台。水泥台露出地面尺寸为40cm(长)*40cm(宽)*30cm(高),其上平面应为水平面。先在水泥台上打3xφ12mm深6~8cm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Φ230mm的圆周上呈120°均分,将M8*70膨胀螺栓置于安装孔内,用锁紧螺母和垫圈锁紧,然后取下仪器外筒备用。
3.3 拆除防护件
(1)拆掉用于紧固外桶与底座的3-M5螺钉,并取下外桶;
(2)取出底座底部排水漏斗防尘塞、翻斗防抖橡皮筋、排水漏斗泡沫;
3.4仪器安装
安装固定仪器底座、调水平,将仪器底座安装在3个调高支承螺母上,微调3个调高支承螺母的高度,使底座上的水平泡指示到中心位置,再用3个锁紧螺母将仪器底座固定。
3.5 拆装翻斗
(1)当翻斗卡死或松动严重导致分辨力不准时应重新调整翻斗,将翻斗两侧内六角螺钉拧松即可取下翻斗,调整翻斗分辨力时需要用专用精密流量装置。
(2)手动调整时务必使翻斗灵活,在任何位置都不应停滞;
注意:进行本项操作时一定要使翻斗轴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以免折弯轴尖!
3.6 信号线连接及外桶安装
信号线在出厂前已外接并固定于底座底部,将信号线与采集端连接(根据需求可延长或更换信号线),并手动翻转翻斗查看采集信号是否良好;信号正常后将外桶固定在底座,仪器即可投入使用。
4 故障现象及排除
本表列出了仪器可能发生的一般故障现象、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
报警器指示灯无闪烁中心站表现形式 | 雨量传感器故障 | 解决方法 |
降雨时收不到数 | 说明雨量传感器无信号输出或传输线故障 1、干簧管失效 2、磁钢与干簧管距离过远 3、焊线脱落或信号线断 4、翻斗卡住 5、仪器堵塞 | 下测站检查 1、更换干簧管 2、调整干簧管距离 3、修复 4、排除 5、清除堵塞 |
降雨时收到雨量数据与比测雨量计相差较大 | 1、雨量传感器翻斗翻转倾角失调,但这种误差一般不超过±10% 2、磁钢与干簧管位置不佳,造成时好时坏,以致部分信号遗漏 3、数据采集器防抖动功能失效 4、比测雨量计与系统雨量传感器相隔较远或有强风 | 1、重新滴定调整倾角 2、调整距离 3、调整防抖动电路参数 4、客观原因,非仪器故障 |
不断来雨量数,而实际情况没下雨 | 检查插座是否浸水,这种现象往往在下大雨后易发生 | 处理进水,重新安装 |
《翻斗雨量计准确度现场应急校准办法》
(1)试验工具:专用雨量量筒1个、小型滴管1个;
(2)试验前的检查:
试验前先取下不锈钢外筒检查仪器水平泡是否居中、翻斗是否翻转灵活、无卡滞现象,并检查水路是否畅通,然后用清水对引水漏斗、翻斗进行充分润湿;
(3)注水试验
用双速滴水法检验仪器测量准确度,其方法为:
用专用雨量量筒量取10mm的清水,通过引水漏斗缓缓倒入翻斗内,待翻斗欲翻未翻时,即停止注水,然后用滴管量取少量清水,一滴一滴加入翻斗内直到翻斗翻转即停止滴水,依次反复试验,记录翻斗翻转次数与耗用水量;1mm翻斗翻转10次(0.5mm翻斗翻转20次),耗用水量为9.80~9.90mm,则可认定仪器翻斗倾角基点正常,不必加以调整;当倒水量>9.90mm,说明翻斗倾斜角度过大,应适当提高调节螺钉高度;当倒水量<9.80mm,说明翻斗倾斜角度过小,应适当降低调节螺钉高度;一般讲,调节螺钉转一圈,能使精度改变2~3%。
注:本方法只作为现场应急校准仪器误差用。精确校准仪器误差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T11832-2002《翻斗雨量计》的要求在雨强试验台上进行校准或将仪器返回厂家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