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惢客创业日记》2019.05.07(周二)永远匿名的红颜知己(四)



《惢客创业日记》2019.05.07(周二)永远匿名的红颜知己(四)_诚信


  今天的分享,终于切入了主题,就是介绍一下第五个倾诉对象,也是我的一个脑洞想法:惢客知音。当你看到日记标题的时候,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漂流瓶,不就是匿名的两个人交流吗?其实,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关于漂流瓶的问题,我在之前有一篇日记专门写过,今天就不做比较性的描述,只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到惢客知音,它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一个生态,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如果要详细的把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恐怕再写一万字也不定能描述完,索性就从几个小场景聊起吧。

  我小时候常常会产生一个愿望,也可以称之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痴梦”吧,也是我小时候看《多啦A梦》动画片时联想到的一个想法。我也想有一个机器猫,只是,我要的东西并不是机器猫变出来的一些高科技的玩具或仪器,我只需要一个能够在我的成长中给我解惑的智者或者叫过来人。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大人,但是,我们却有着各种无奈,或许是出于隐私,或许是出于面子,或许出于代沟,总之,一个个的顾虑让我们无法敞开自己的内心与身边的亲人分享。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困惑的会更多,甚至到了中年,仍然会遇到很多的困惑。此时的我们,最想要的诉求是两个,一个是倾诉,一个是解惑。

  我所说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应用场景,其实,还有更多的时间和事件的节点场景,比如:一个患病的人,一个失恋的人,甚至是一个抑郁的人,当他们无法与身边人沟通的时候,也许这个匿名的“知音”会给他带来一次人生的救赎。

  这个“惢客知音”功能很简单,点击后,输入匹配条件,匹配成功后,就可以进入到聊天界面了,区别在于双方都是匿名的。有点像漂流瓶,但主要区别有三个:

  首先,在聊天界面中,有一个第三人“上帝”的角色。只要双方有想暴露自己身份的言行,他可以拆散这对知音,但他不能有任何的发言权限。

  其次,“人格标签匹配”可以让他找到更需要的人。

  在此,我再说一个场景,假如你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刑警工作岗位的警察,我相信你在刑警工作上会有很多的困惑,而给你匹配的也许是刚退休在家的一位从警30年、经验丰富的老邢警,虽然身体不行,但他的经历足以让一名具有上进心的年轻刑警快速成长,而这名退休的老刑警虽然退休,但是他的宝贵经验却没有被埋没,仍然发挥着余热,他自己也有一个新的成就感。我想在中国,老人的“余热”价值如何被挖掘,应该值得重视。

  最后是“匿名”,匿名可以增加双方的安全感,更容易敞开心扉。此“匿名”非彼“匿名”,因为,解散的时候,双方可以互贴标签,也就是评价。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家长,最大的困惑孩子不听爸爸、妈妈的教导,反而更愿意听外人或陌生人的建议。当一个孩子与爸爸、妈妈感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需要的也许不一定是心理指导专家,也许,他们会匿名遇到一个犯罪悔过的人,或者一个在外打拼的白领,他会给他讲很多外面世界的趣事,甚至是自己丢人的事,但是,也会告诉他们自己最后悔的人生经历。当双方都匿名的时候,许多真心话都会被吐出来。

  一个北漂的歌手,付出了很多,还是无法成功,在最绝望的时候,也许会遇到一个经历非常丰富且已经退休的创业者,他把他人生的经历给他倾诉,却让他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作灵感。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世界,一旦打开,谁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也许可能会出现,一个身患癌症的年轻女孩来指导一个大学生度过一段失恋的感情难关,因为他们的心境都不一样。如果当他们真的成为知音的时候,当这位患癌症的小女孩即将离世的时候,她会如何给这位大学生告别呢?她会不会告诉这位大学生自己是癌症患者?而这位大学生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

  说实话,惢客的规则是很残酷的,因为,双方永远也不能添加对方为好友,真不知道一旦成为知音后,又不能互相透露身份是一个什么滋味,也许您会说,这种聊天跟加好友不是一样吗?我想说的是,在惢客中真的不一样。

  虽然,没有展开一万字的深入分享,但我相信,未来惢客知音里,一定会蕴含着无数个人性最经典的电影。也许,在未来,随着惢客大数据的累积,还有一个新的脑洞,每个人能和未来的自己聊天,当然,也可以和故去的人聊天。我相信,我们距离这一天越来越近。当然,我最希望的是现在的人们,不要拿起手机就是玩游戏、看短视频、小说等过多的娱乐输出行为,而是能够实现让人们的每一次低头都有价值。

  最后,分享下今天日记的感悟,也是王勃的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