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字化人才“?厘清这个概念好像并不容易

”数字经济“席卷而来,数字化转型成为众多产业、行业和企业的急迫需求。但数字化转型并非只是一次技术浪潮,更是一个人才管理命题——没有数字化人才的支撑,实现数字化转型就变成一句空话。

但是,究竟什么才是”数字化人才“呢?——当然,类似的词还有”数字化转型人才“、”数字经济人才“、”数字人才“等,但意思大致相当,本文暂时混为一谈。

有点”诡异“的是,虽然相关词语已经被大家接受了四五年,但目前还真的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分类。老杨对此研究不够,但花了点时间进行了整理目前能看到的主要定义,同时给大家推荐两个老杨自己认为比较靠谱的分类,希望能给大家进行一个大致的概念。


一、目前有代表性的数字化人才定义和分类

近年来的数字化人才定义有很多,但老杨认为有代表性、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大概是这么几个,列表如下:

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字化人才“?厘清这个概念好像并不容易_培训

(博客编辑表格有点麻烦,所以只能贴图了。具体文字如果看不清楚可留言找老杨索要)

综合上述观点,如果寻找”最大公约数“,那么老杨将”数字化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数字化思维、素养和ICT技能,能够为组织的数字经济业务提供支撑的各角色从业者。——这个,老杨就不申请版权了哈,大家参考借鉴,引用后果自负~

需要注意的是:也有许多定义将”ICT人才“和”数字化人才“混为一谈,例如著名的欧洲”e-CF“人才标准,开始其实清晰标注是ICT人才,但国内有人在近两年直接称为”数字化人才“,老杨认为不妥,”e-CF“对标的应该是华为&德勤2019年报告称之的”数字化专业人才“。


二、数字化人才的两种主流分类

比起定义,其实数字化人才都有哪些才更有实际操作价值,也就是分类。总体上老杨认为,有两个主流观点比较为大众接受。以下详细介绍。

1,清华&领英的”六大类数字人才“分类标准

2018年发布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与领英中国的联合报告称:”从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供应端的数字化转型角度出发,数字人才分为六大类:数字战略管理、深度分析、产品 研发、先进制造、数字化运营和数字营销“。具体的如下图所示。出于篇幅考虑,这里不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原文,或者基于此分类许多平台也在进行更细致的岗位胜任力分解。

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字化人才“?厘清这个概念好像并不容易_数字化人才_02

2,华为&德勤的”三大级别“数字化转型人才分类

华为公司和德勤管理咨询于2019年联合发布《中国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报告。文中称:”数字化转型要求组织发展一系列全新的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转型所需人才包括数字化领导者、数字化应用人才和数字化专业人才。” 如下图所示:

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字化人才“?厘清这个概念好像并不容易_培训_03

相对于清华经管学院和领英的分类,该分类清晰明了,且符合企业当前层级架构,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和实际人才培养都起到非常好的实际引领作用。因此该报告一经推出,立即引起行业的重视和认可。此后出台的多份报告,大都沿用了“数字化领导者、数字化应用人才、数字化专业人才”这种话术——当然细分解释略有不同。


三、当前数字化人才定义和分类的不足

由于是一个“发展中”概念,上述数字化人才的定义和分类,虽然已经在逐步清晰,但限于时间和实践的不足,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完全清晰化。在实际操作中,上述定义和分类还仅能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真正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设计和实际人才的”选用育留“上,尚不能起到实际的支撑作用。

老杨认为,要想达到实用阶段,还需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包括数字化(各级)人才实际应该具有的岗位技能图谱需要细化,尤其量化区分数字化人才和传统(非数字化)人才的差异所在——当然如果能建立实际的岗位参考标准就更好了。此外还有数字化人才的复合性培养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等等诸多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肯定需要时间,老杨也会和大家逐步分析问题的实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备注】本文参考/推荐资料即上文表格中的相关报告,大家可以到网上查阅(或留言找老杨索要)。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