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泡排序是什么
二、图文解释
冒泡排序的核心就是要知道他是两两比较的, 还有他需要完成几趟,每趟需要两两比较多少次?
那每趟需要两两比较几次呢?
第一趟的时候:需要sz-1次
第二趟的时候:因为最后一个元素已经不需要参加比较了,所有只有sz-1个元素参拍,那么就需要sz-1-1次
第三趟的时候:因为最后两个元素已经不需要参加比较了,所有只有sz-2个元素参拍,那么就需要sz-2-1次
所以我们得出:
for (int i = 0; i < sz - 1; i++)//确定趟数
{
for(int j=0;j<sz-1-i;j++)//确定每趟需要两两比较的次数
}
三、代码演示
现在我们原理以及搞清楚了,接下来看代码展示: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ize)
{
int j, i, tem;
for (i = 0; i < size - 1; i++)//size-1是因为不用与自己比较,所以比的数就少一个
{
for (j = 0; j < size - 1 - i; j++) //size-1-i是因为每一趟就会少一个数比较
{
if (arr[j] > arr[j + 1])//这是升序排法,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比较,如果前数大则与后一个数换位置
{
tem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
}
}
}
}
int main()
{
int arr[10];
int i;
printf("请输入10个数\n");
for (i = 0; i < 10; i++) //接收用户的数值
{
scanf("%d", &arr[i]);
}
printf("排序前的数组>");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排序后的数组>");
Bubble_sort(arr, 1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但是我们这个代码有个缺陷,就是如果某一趟以及完成了所有排列,但是程序还是会继续执行,完成所有趟数,这就显得有些浪费时间了 。
所以我们可以添加一句赋值语句,如果某趟执行完之后,发现这个赋值语句的变量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则认为这个排序以及完成了,就可以退出循环。
代码展示如下: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ize)
{
int j, i, tem;
for (i = 0; i < size - 1; i++)//size-1是因为不用与自己比较,所以比的数就少一个
{
int flag = 1;//我们假设这个数组已经有序
for (j = 0; j < size - 1 - i; j++) //size-1-i是因为每一趟就会少一个数比较
{
if (arr[j] > arr[j + 1])//这是升序排法,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比较,如果前数大则与后一个数换位置
{
tem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
flag = 0;//发生排序,改变flag的值,说明还没有拍好序
}
}
if (flag == 1) //如果某一趟没有交换位置,则说明已经排好序,直接退出循环
break;
}
}
int main()
{
int arr[10];
int i;
printf("请输入10个数\n");
for (i = 0; i < 10; i++) //接收用户的数值
{
scanf("%d", &arr[i]);
}
printf("排序前的数组>");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排序后的数组>");
Bubble_sort(arr, 1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添加一条flag语句来判断数组是否有序,就会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冒泡排序使用,而冒泡排序思维提供了大量能使我们快速便捷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