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默认采用RR隔离级别,SQL标准是要求RR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但是因为MySQL采用了gap lock,所以实际上MySQL的RR隔离级别也解决了幻读的问题。
MySQL 中RC和RR隔离级别的区别
1RC 与 RR 在锁方面的区别
RR 支持 gap lock(next-key lock),而RC则没有gap lock。因为MySQL的RR需要gap lock来解决幻读问题。而RC隔离级别则是允许存在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所以RC的并发一般要好于RR;
RC 隔离级别,通过 where 条件走非索引列过滤之后,不符合条件的记录上的行锁,会释放掉(虽然这里破坏了“两阶段加锁原则”);但是RR隔离级别,通过 where 条件走非索引列过滤之后,即使不符合where条件的记录,也是会加行锁。所以从锁方面来看,RC的并发应该要好于RR;可以减少一部分锁竞争,减少死锁和锁超时的概率。
RC 隔离级别不支持 statement 格式的bin log,因为该格式的复制,会导致主从数据的不一致;只能使用 mixed 或者 row 格式的bin log;
RC隔离级别时,事务中的每一条select语句会读取到他自己执行时已经提交了的记录,也就是每一条select都有自己的一致性读ReadView; 而RR隔离级别时,事务中的一致性读的ReadView是以第一条select语句的运行时,作为本事务的一致性读snapshot的建立时间点的。只能读取该时间点之前已经提交的数据。
RC隔离级别下的update语句,使用的是半一致性读(semi consistent);而RR隔离级别的update语句使用的是当前读;当前读会发生锁的阻塞。
tips:
两阶段加锁原则
首先,两阶段锁强调的是“加锁和解锁这两项操作,且每项操作各自为一个阶段,这就是说不管同一个事务内需要在多少个数据项上加锁,那么所有的加锁操作都只能在同一个阶段完成,在这个阶段内,不允许对对已经加锁的数据项进行解锁操作,即加锁和解锁操作不能交叉执行(同一个事务内)。这一条是说在同一个事务内部的事情。
tips:
Binlog日志的三种模式
1.1 Statement Level模式
每一条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到master的bin_log中,slave在复制的时候sql进程会解析成master端执行过的相同的sql在slave库上再次执行。
1.2 Row Level模式
日志中会记录成每一行数据修改的形式,然后在slave端再对相同的数据进行修改。
1.3 Mixed模式(混合模式)
实际上就是前两种模式的结合,在mixed模式下,mysql会根据执行的每一条具体的sql语句来区分对待记录的日志形式,也是在statement和row之间选择一种。
mysql的页分裂
mysql排序:
(少的时候内存排序,超出内存容量时外排序,即多路归并排序法,多路归并的原理)
1.索引排序
2.大数据量排序
慢SQL的排查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