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利用等人的时间看了一场抖音的直播,这场直播就是乐客独角兽举办的创业短视频大赛。要说以短视频的方式举办创业大赛的创意挺好。两分钟的短视频就像项目路演一样,通过微信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项目,相对于线下的项目路演会,成本要低很多。今天的直播是决赛,经过三四轮的角逐和淘汰,有三个项目杀入了今天的决赛。
决赛的方式也很新颖,就是让抖音的在线听众给这三个人投票。通过投票的多少,来选出本次创业视频大赛的冠军。
当然,我的惢客项目也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也参加了本次大赛,我也为此付出了很多,这在我9月份的日记里都有记述。和预想的一样,我顺利的在第一轮被淘汰了。并不是因为我的项目不好,也不是我做的视频粗糙,而是比赛的晋级规则是以网络投票的方式,并且按票数的多少来评选冠军。有点像很多单位搞的最美售票员、最美市民等拉票活动。
因为知道这个规则,所以我对自己的参赛成绩没有抱任何希望。但是我却全程关注着大赛的进程。因为我想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来思考这次创业视频大赛的运营逻辑,如果我是产品经理,我该怎么设计或改进这场大赛。接下来,我们就剖析一下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粉丝裂变没有带来用户留存。
通过参赛者的粉丝裂变,不仅可以为创业者在自己的人脉圈宣传自己的项目,找到一个宣传理由,也可以很好的为平台引流。这个逻辑没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是一个大赛,大赛的寿命周期很短,而平台仅仅是一个针对大赛主题的小程序,这样,如果大赛一结束,平台就消失了,用户也没有任何留存,最多只起到了一个宣传的作用。
第二、闪电大赛的弊端。
如果平台自身流量相对较少,并不适合进行短期的闪电大赛。拿我的项目举例,别人可能都在拉投票,而我只想测算一下平台自身提供的流量多少,因此,我没有做拉票的动作,自己投了三票,平台流量,贡献了两票,总共五票。这说明平台自身的流量不够充足,而大部分的参赛者都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项目,二是让更多的投资人关注到自己的项目,而不是身边的人。
提到身边的人,有两个逻辑假象,一个是如果身边的人能帮忙,就不来参加大赛了。另一个是如果为了让身边的人关注自己的项目,不用拉票,直接宣传就行了,跟参加不参加大赛关系不大。
第三、没有投资人参与的创业大赛,含金量不高。
单一的靠投票来评定项目好坏,不够权威和全面。拉票多少,可以评定一个创业者的人脉和销售能力,但跟项目的好坏关系不大,这种单一的创业者能力考评没有说服力。而且到最后,很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拉票手段的比拼,越是冲到最后,付出越多,越不甘心放弃,这叫存量绑架,而人脉已严重透支,再用人情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因此,极易出现烧钱的拉票方式,比如发红包拉票。甚至快冲到决赛还可能会算个小账,如果大赛奖金能给我5万,我花2万拉投票也不亏。当然,实际并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只是分析一下人性。
说实话,乐客独角兽这一次的创业视频大赛还是非常有良心的。不管效果如何,都可以看出,乐客独角兽想真心为创业者做一件好事。但从产出比的角度思考,一方面平台没有有效的用户留存,还出了大赛奖金血本,另一方面,很多创业者可能花了十几天时间做了一个短视频,而真正展示却只有一两天,然后像流星一样就消失了,就像打游击一样,开了两枪,就下台了,收获并不太大。因此,乐客独角兽这一次的活动虽然创意很好,但是好心,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回报,确实很可惜。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觉得我是在吐槽吗?还真不是,如何改进这次创业视频大赛能够实现一个双赢的策略?我还在想惢客创业版块如何更好的服务创业者?由于今天的日记写了1500多字,我的双赢观点会在今后的日记中给大家分享。日记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想点子的训练方法,就是看到任何事物都去训练下面的三种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至少挑三个毛病)、思考问题能力(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果是自己做,有哪些解决方案)。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