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北京智源大会 张大庆老师的一个报告
参考链接: 基于WiFi和4G/5G的非接触无线感知:挑战、理论和应用_哔哩哔哩_bilibili
目录:
一 简介
1.1: 无线感知的优势
1.2 无线感知的基本原理
物体的运动引起了接收信号的变化,接收的信号跟感知的对象的运动有映射关系.
1.3 无线感知的应用
1.4 现有方案的缺点
大部分感知是通过分类算法来识别人的行为模式,但是人的行为模式是否跟信号模式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因果性? 感知的极限是什么
问题: 什么样的信号(特征) 跟 人的行为有对应的关系.
二 无线感知的核心 研究方向
2.1 研究方向
张大庆老师主要对无线感知下面三个方向进行研究
三 Fresnel 模型(通用的无线感知模型)
Fresnel 模型是整个无线感知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很多相关论文用它解释异质性问题.
3.1 Fresnel 模型的定义
3.2 静态物体如何影响CSI
一般通过公式去解释,电磁波在LOS路径长度传播的距离和反射路径传播的距离不同,
距离差带来了相位差(Beamforming ,包括很多雷达测角都是基于该原理)
在奇数边界上得到波峰
在偶数边界上得到波谷
3.3 动态物体如何影响接收信号
最终的信号也是由静态路径和动态路径信号叠加而成
当动态路径变化一个波长,对应波峰,波谷的出现
3.4 异质性
3.5 理论和实验
通过通过Fresnel 理论可以解释一些异质性问题,如下:
2 实验证明
大尺度动作证明,Fresnel 模型的有效性
小尺度证明Fresenl 模型理论:
3.6 理论的应用
基于该理论后面又大量的研究,比如哪些场景下面可以感知哪些对象。
什么样的频率适合感知,一系列衍生的研究。
四 基于Fresnel 感知的应用举例
基于该理论,设计了一些应用
3.1 呼吸监测: 人的位置
3.2 人的朝向
CSI 幅度谱:
caseA, caseB : 手指A 在不同的位置,做同样的动作,但是CSI 幅度谱是不一样的
caseC: 做直线运动,运动轨迹和caseB 不同,但是CSI幅度谱一样
利用正交感知信号还原出相位变化, 同样的手指有了相同的信号模式
case A,case B: 相位变化是一致的
caseC: 相位变化不一样
案例三
五 报告小结
相关论文
文献阅读(6)_human respiration detection with commodity wifi de-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