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计算机网络历年填空与选择(2008)

彭维盛 2022-03-14 阅读 47

1.下面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协议所做的描述,(C )是错误的。

A.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正确)

B.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正确)

C.在 OSI 参考模型中,要实现第 N 层的协议,需要使用 N+1 层提供的服(错误)

D.协议规定了对等层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和含义(正确)


2.若数据链路层采用回退 N(go-back-N)滑动窗口协议,发送帧的序号用 7bit 表示,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C )。

A.7         B.64         C.127         D.128

S 解: 2^7 -1=127


3.以太网中采用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处理发送冲突问题,下列数据帧中重传时再次发生冲突概率最低的是(D )。

A.首次重传的帧

B.发生两次冲突的帧

C.发生三次冲突的帧

D.发生四次冲突的帧

        S 解:根据 IEEE 802.3 标准的规定,以太网采用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处理冲突 问题。在由于检测到冲突而停止发送后, 一个站必须等待一个随机时间段,才能重新尝试发送。这一随机等待时间是为了减少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等待的时间长度按下列步骤计算: 1)取均匀分布在 0 至 2min(k m)之间的一个随机整数 r、k 是冲突发生的次数。

        2)发送站等待 r×2t 长度的时间才能尝试重新发送,其中 t 为以太网的端到端延迟。 从这个计算步骤可以看出,k 值越大,帧重传时再次发生冲突的概率越低。


4.采用二层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局域网,(B )是错误的。

A.二层以太网交换机的各个端口可以支持不同的速率(正确)

B.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隔离广播帧(错误)

C.二层以太网交换机需要对收到的数据帧进行处理,增加了传输时延(正确)

D.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在转发帧时不改变帧的源地址(正确)


5.在采用(C )的传输方式下,由网络负责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分组按顺序被交付。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虚电路分组交换         D.数据报分组交换


6.对于 IP 分组的分段和重组,( B )是正确的。

A . IP 分组可以被源主机分段,并在中间路由器进行重组

B . IP 分组可以被路径中的路由器分段,并在目的主机进行重组

C . IP 分组可以被路径中的路由器分段,并在中间路由器上进行重组

D . IP 分组可以被路径中的路由器分段,并在最后一跳的路由器进行重组


7.假定一台主机的 IP 地址是 180.120.74.56,子网掩码为 255.255.240.0,则该子网地址为(

B )。

A.180.120.0.0

B.180.120.64.0

C.180.120.72.0

D.180.120.74.0

S 解: 74 =01001010

240=11110000

64 =01000000


8.在 Internet 上,主机采用( )标识,运行在主机上的应用程序用(D )标识。

A.端口号 主机地址

B.主机地址 IP 地址

C.IP 地址 主机地址

D.IP 地址 端口号


9.当客户端请求域名解析时,如果本地 DNS 服务器不能完成解析,就把请求发送给其他服务器,依次进行查询, 直到把域名解析结果返回给请求的客户端。这种方式称为( B )。

A.迭代解析         B.递归解析         C.迭代与递归相结合的解析         D.高速缓存解析


10.在信息安全领域,使用( A )方法可以使通信的接收方验证收到报文是否受到篡改和伪造。

A.数字签名         B.数据加密         C.防火墙         D.身份认证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