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 .以太网交换机在收到一帧后先进行 _________ ;在转发帧时,对于未知目的地的帧,可以采用 ________ 方式转发。
【答案】存储;广播
【解析】 交换机是按照存储转发方式工作的,在收到一帧后,一定是先将它存储再进行处理,而不管其目的地址是什么;在转发顿时,如果该帧的目的地址不存在于交换机的转发表中,则交换机除接收该帧的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转发该帧。也就是采用广播的方式转发。
2 .某计算机的 lP 地址为 130.35.110.2 ,子网掩码为 255.255.224.0 ,则该计算机的子网地址为 _______ ;与掩码对应 的网络前缀有 ________ 位。
【答案】 130.35.96.0 ; 19
【解析】 IP 地址转换成二进制为 10000010 00100011 01101110 00000010 ,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为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将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按位与可得该计算机的子网地址为 10000010 00100011 01100000 00000000 ,即 130.35.96.0,由子网掩码可知与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前缀有 19 位。
3 . TCP 的连接端点称为 ___________ ,由 ____________ 拼接而成。
【答案】套接字; lP 地址和端口号
【解析】 TCP 连接的端点称作套接字( socket )或插口。根据 RFC793 的定义:端口号拼接到 lP 地址即构成了套接字。套接字的表示方法是点分十进制的 IP 地址后面写上端口号,中间用冒号或逗号隔开。
单项选择题
1 .不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 )。
A .使用滑动窗口协议进行流量控制
B .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C .提供数据的透明传输机制
D .提供差错检测机制
【答案】 B
【解析】数据链路层有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因此 C 、 D 两项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使用滑动窗口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和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均为传输层的功能。
2 .关于 BGP 协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GP 协议总是选择最短路径进行分组路由
B. BGP 不支持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IDR
C. BGP 采用距离向量算法计算路由表
D. BGP 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数量级是自治系统个数的量级
【答案】 D
【解析】 A 项, BGP 协议中 AS 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有关策略,因而网关协议 BGP 只能力求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牡蛎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而并非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
B 项, BGP 支持 CIDR ,因此 BGP 的路由表也就包括目的网络前缀 , 下一跳路由器 , 以及到达该目的网络所要经过的 AS 序列;
C 项, BGP 采用了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它与距离向量协议有很大的区别;
D 项,每个 AS 中 BGP 发言人(即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的个数是很少的,也就是在自治系统个数的量级,这样就使得AS 之间的路由选择不致过分复杂。
3 . 一台主机的 IP 地址为 130.72.80.12 ,子网掩码为 255.255.192.0 下列选项中可不经过路由器直接与该主机进行通信的 是( )。
A . 130.72.58.67
B . 130.72.60.12
C . 130.72.120.25
D . 130.72.130.62
【答案】 C
【解析】 根据该主机的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计算出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号为 130.72.64.0 。要想不经过路由器直接与该主机进行通信,需与该主机在同一网络中,计算 ABCD 四项的网络号分别为: 130.72.0.0 、 130.72.0.0 、 130.72.64.0 、 130.72.128.0 ,只有 C 项符合条件。
4 .某单位建立了一个由 30 台计算机组成的通信网络,网络中任意两个计算机之间的往返时延是 20ms ,它们之间 的通信采用 UDP 协议进行请求和响应。如果在 40ms 内没有收到响应,该计算机就重传请求。但很快该网络就发生 了拥塞崩溃。下列选项中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 )。
A .增加超时计时器的超时时间
B .增加路由器中队列长度
C .接收方使用滑动窗口机制防止缓冲区溢出
D .在超时后重传请求时,使用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答案】 D
【解析】 AB 两项只是延缓了阻塞发生的时间,无法解决问题: C 项是 TCP 协议用来实现可靠传输的方法;D 项是以太网用来确定碰撞后重传的时机的算法.
5 . 用户甲发送消息给用户乙,如果既需要提供认证功能,又要保证被发送消息的保密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发送方先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数字签名.然后再用自己的私钥进行加密
B .发送方先用其私钥对消息进行数字签名,然后再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
C .发送方用其私钥对消息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
D .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
【答案】 B
【解析】
A 项,发送方先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数字签名,接收方不能验证发送方身份, 无法提供认证功能, 然后再用自己的私钥进行加密,则消息会被他人获得,亦无法保证被发送消息的保密性;
B 项,发送方先用其私钥对消息进行数字签名,则接收方可验证消息发送方的身份,提供了认证功能, 然后再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则他人无法获取该消息的内容,保证了被发送消息的保密性;
C 项,发送方用其私钥对消息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可提供认证功能,但是不能保证被发送消息的保密性;
D 项,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能保证被发送消息的保密性,但是不能提供认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