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Trie树、并查集、堆

Trie树

用来高效地存储和查找字符串集合的数据结构
使用Trie树通常存储要么全是小写、要么全是大写、要么全是数字

并查集

两大主要功能:

  1. 将两个集合合并
  2. 询问两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当中
    并且近乎O(1)的时间复杂度内完成。

基本原理:
每个集合用一棵树来表示,树根的编号就是整个集合的编号,每个节点存储它的父节点,p[x]表示x的父节点。

问题1: 如何判断树根? --〉if(p[x] == x)
问题2: 如何求集合编号? --〉while(p[x] != x) x = p[x]最后这个x就是集合编号
问题3: 如何合并两个集合? --〉设px是x的集合编号, py是y的集合编号。p[x] = y

常用优化:
路径压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小根堆:每个点的值都小于左右两个儿子的值
堆的存储方式:用一维数组存下一棵树。根节点编号为1,对于x的左儿子:2x,右儿子:2x+1
down操作是当前下标的数,太大了,需要往下移动,up操作数当前下标的数太小了,需要往上移动。

如何手写一个堆?注意用数组模拟堆的话,下标需要从1开始。(因为0的左儿子2*0还是0,冲突了)

  1. 插入一个数:heap[++size] = x; up(size);
  2. 求集合中的最小值:heap[1];
  3. 删除最小值:heap[1] = heap[size]; size--; down(1);就是把队尾的数覆盖到队头,然后再把队尾的数删掉,然后重新down
  4. 删除任意一个元素:heap[k] = heap[size]; size--; down(k); up(k);不知道删掉的数比队尾的数大还是小,所以干脆down一次up一次,确保调整好了次序,但实际上必然只会执行一个操作。
  5. 修改任意一个元素:heap[k] = x; down(k); up(k);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