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盘类零件的振纹的原因及措施


盘类零件的加工表面如果出现振纹,将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外观,造成工件的报废,一般来说,盘类零件的工作面一般是内孔面和端面,因为外圆面较小,对工件的影响较小,这里就不讨论了。如何找到出现振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下面我们首先分析原因

盘类零件的振纹的原因及措施_解决方法


一、原因

1、内孔面振纹的原因。

刀尖中心高与主轴中心高不一致,导致切削后角变大,刚性下降;

内孔深度较深,镗杆本身发生振动;

刀具选择不当造成的振动

主要就这三个原因,其它的也有,包括机床,环境等。

2、端面振纹原因

刀具角度问题;

盘类零件壁厚较薄,装卡厚度较小,刚性较差,易发生激振现象

二、措施

根据上面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1、内孔振纹

  • 对于刀尖高度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卡尺和量具来检验刀具的安装角度,对于内孔加工,一般来说,刀尖可以高于轴线(在0.05mm以内)。刀尖高度的高于主轴高度的效果是刀具后角变小,切削刃强度增加,切削刚性增强。如通过以上方式仍无法找回合适的刀尖高度,则需要使用镗具重新镗削刀夹,获得合适的刀尖高度
  • 刀杆的振动一般来说都是由刀杆伸出长度过长造成的,此时应考虑使用较粗的镗杆进行加工,一般推荐加工深度不应超过镗杆直径的2-3倍。如有切削条件十分不利的零件,则须考虑设计特殊刀夹或使用特殊定制的抑振刀杆。
  • 刀片的压紧形式以及刀尖圆角半径也会对振动产生影响。根据加工经验,推荐使用刚性夹紧的刀片压紧形式和刀尖圆角半径1.2mm的刀片进行加工。

2、端面振纹

  • 增大主偏角对抑制振动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注意减小进给,提高表面粗糙度
  • 对于薄壁的盘类零件来说,本身刚性差,可以通过双车刀加工(之前分享过),还可以改变加工工序,先加工端面,在加工孔的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
  • 对于部分带有主轴变速功能,可以利用这个功能来消除振动,如果没有,可以通过手动调节主轴倍率旋钮来实现。
    通过以上方法一般都能消除振纹,对于一些顽固性的振纹,需要综合分析,找到原因。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