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释义
1、算法概念
2、算法目的
3、算法思想
二、核心思想
- 先–对已有的数列进行分组,明确增量;
- 中–每个分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进行位置交换;
- 后–将每个分组执行直接插入排序后的结果在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三、图形展示
1、第一次排序:首先明确第一次分组的增量值,用数组的的长度/2。6/2=3,将数组分为增量为3的三个分组,三个分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进行位置交换
2、第二次排序:首先根据第一次的增量来计算第二次分组的增量,用第一次的增量/2得到第二次的增量,然后进行分组,分组完毕之后使用直接插入排序交换位置。
3、第三次排序:首先根据第二次的增量来计算第三次分组的增量,直到增量为1进行最后一次的排序。
四、代码实现
/**
* @BelongsProject: demo
* @BelongsPackage: com.wzl.Algorithm.InsertionSort
* @Author: Wuzilong
* @Description: 希尔排序
* @CreateTime: 2023年5月1日
* @Version: 1.0
*/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 5, 9, 2, 4, 7};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希尔排序
insertionSort(arr);
System.out.println("希尔排序后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private static int[] insertionSort(int[] arr){
if(arr == null || arr.length <= 1){
return arr;
}
//希尔排序 升序
for (int d = arr.length / 2;d>0;d /= 2){ //d:增量 7 3 1
System.out.println("增量取值:" + d);
for (int i = d; i < arr.length; i++){
//i:代表即将插入的元素角标,作为每一组比较数据的最后一个元素角标
//j:代表与i同一组的数组元素角标
for (int j = i-d; j>=0; j-=d){ //在此处-d 为了避免下面数组角标越界
if (arr[j] > arr[j + d]) {// j+d 代表即将插入的元素所在的角标
//符合条件,插入元素(交换位置)
swap(arr,j,j+d);
}
}
}
}
return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int a,int b)
{
int temp = arr[a];
arr[a] = arr[b];
arr[b] = temp;
}
}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