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记用来填坑的,如何解决“秤”的诚信?系列写了两篇,没有写完,今天就把它补完。在上一篇中,我用互联网+的思维提供了一套关于秤的诚信的解决方案,今天把后两个想法说完。
第二个想法是惢客砝码。
如果对方没有使用惢客智能秤,那如何解决“秤”的诚信?这就用到了惢客砝码。惢客砝码是戒指、手环、钥匙链之类的装饰品,但是都会有一个非整数重量标准的克度,只要让商家帮你秤一下这个钥匙链有多少克,自然你就会知道商家的秤到底准还是不准了?
第三个想法是共享公共智能秤。
共享公共智能秤就是在每个菜市场门口挂着一个钩子,只要你把你买的菜挂上去,屏幕上就显示它的重量,这样也是约束和检验商家缺斤短两的一种限制方式。
当然,说了这么多,您可能会问。你怎么让菜市场的商贩来用?如果商家缺斤短两是一个行业潜规则,又怎会被打破。这就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解决问题的本质不是对立,而是把问题融入到一个生态中,用这个生态来去给出不诚信的阻力和诚信的红利。
除了之前说的大数据支付、智能服务、自媒体红利外,还有个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贴标签(同命鸟)。这个功能在之前的日记中都说了,我就不做详细赘述了。
接下来分享下如何给诚信的人带来诚信红利,举个例子,假如我在菜市场卖菜,我会怎么做?我会选择开一家诚信菜铺,用量化诚信、量化认知来获取自己的红利。
首先,我会为自己的店名起一个叫包公蔬菜铺,并在店的两边贴上对联,上联是明码标价,下联是证明诚信,横批当然就是店名“包公蔬菜铺”。
其次,准备两样东西,一样是标准重量的砝码,另一样是量化诚信、量化认知的宣传单,凡是买我蔬菜的顾客,达到一定积分,就送惢客砝码。当然,为了提高出货速度,还会将菜品分成大包、小包的计量品,按包收费,顾客直接可拿走。为了证明每一包的重量不缺斤短两,还会在店铺旁挂一个电子秤,让顾客自己秤。
最后,通过支付,让顾客加入群中,建立二次营销和宣传的粉丝群。因为,粉丝群是做认知最好的阵地。
其实这种标准化的运作模式,很容易实现可复制的“网红店”。当然,具体细节没有那么简单,在这里分享的只是一个大致的想法和思路。做到现在,惢客的核心方法论越来越清晰了,其实就一个字:证,就是求证的意思。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也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当然部分内容被我篡改了,仅代表个人的一个希望吧:“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是惢客,求证是那定盘的星。”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