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vmstat 查看系统瓶颈

sin信仰 2022-04-08 阅读 145

vmstat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动态抓取

一般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如:

[root@zhaohan hanshu]# vmstat 2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2  0      0 145912  55568 470612    0    0     6    13   26    4  1  1 99  0  0
​

2表示每个两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1表示只采集一次。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不想监控直接结束vmstat就行了,例如:

[root@zhaohan hanshu]# vmstat 2 5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2  0      0 145780  55612 470700    0    0     6    13   26    4  1  1 99  0  0
 0  0      0 145512  55612 470728    0    0     0     0 1322 2685  3  3 94  0  0
 0  0      0 146024  55620 470744    0    0     0    20 1287 2624  3  3 95  0  0
 0  0      0 145548  55620 470748    0    0     0     8 1289 2608  2  2 96  0  0
 1  0      0 145428  55620 470756    0    0     0     0 1317 2681  3  4 94  0  0
​

这表示vmstat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我结束程序,这里采集了5次数据我就结束了程序。

参数

好了,命令介绍完毕,现在开始实战讲解每个参数的意思。

procs(process)进程

r 表示运行队列(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我测试的服务器目前CPU比较空闲,没什么程序在跑,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超过了5就高,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列。如果运行队列过大,表示你的CPU很繁忙,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

b 表示阻塞的进程

memory内存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我的机器内存总共1G,剩余415M。

buff(buffer)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我本机大概占用500多M,相当于系统缓存

cache(chache)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我本机大概占用500多M(这里是Linux/Unix的聪明之处,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相当于系统缓存

swap缓存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我的机器内存充裕,一切正常。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io磁盘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所以一直是0,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2-3T)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s,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system

in 每秒CPU的中断次数,包括时间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线程的切换,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这个值要越小越好,太大了,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数目,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压测,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系统调用也是,每次调用系统函数,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空间,导致上下文切换,这个是很耗资源,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导致CPU干正经事的时间少了,CPU没有充分利用,是不可取的。

CPU

us 用户CPU时间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一般来说,id + us + sy = 100,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us是用户CPU使用率,sy是系统CPU使用率。

wt 等待IO CPU时间。

ss

ss是Socket Statistics的缩写。顾名思义,ss命令可以用来获取socket统计信息,它可以显示和netstat类似的内容。ss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显示更多更详细的有关TCP和连接状态的信息,而且比netstat更快速更高效。

ss -t -a 【显示TCP连接】

上下文切换

什么是CPU上下文切换

   CPU在不同的任务之前切换需要保存任务的运行资源记录:CPU得知道从哪里去加载任务,又从哪里开始运行所以需要用到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在理解上面的基础上CPU上下文切换就是保存上一个任务运行的寄存器和计数器信息切换到加载下一个任务的寄存器和计数器的过程

———————————————— 线程上下文切换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通俗理解:系统内核中的任务调度实际上调度的对象是线程,而进程只是给线程提供了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线程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2:结论:如果是同一个进程之间的线程上下文切换时,进程提供的全局资源不需要单独保存;如果是不同进程之前的线程上下文切换相对前一种会消耗资源是cpu更多

中断上下文切换

中断优先级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 对于同一个CPU来说,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