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评论之——戴森球计划
前段时间,应该是戴森球计划
刚出那一两个月时,B站上到处都在直播戴森球计划
。戴森球这个词对理科生来说有天然的吸引力,于是尝试性的看了几分钟就关闭了了直播。我找游戏玩时有个特点,如果能从一些只言片语的评论以及自己的部分偏见中找到一些吸引我的因素,我才会去试玩。而戴森球就是这么一款。
最近才转行成为一名游戏策划,很多游戏设计理论都不懂,也没写过游戏评论或分析,于是从 游戏体验
出发,谈谈我对戴森球的感受。游戏体验
这个词,是我曾跟同事讨论时被不断提及的概念。曾经我问过一个同事,这里就称他为执宙
吧。我问他:“在游戏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他答道:“游戏体验,游戏体验,还他喵的是游戏体验。任何游戏设计,最终都是为游戏体验服务的。不论是画面、音乐、剧情、玩法、奖励、操作手感等,这一切都是为玩家的感受服务。一款你喜欢的游戏,时隔多年,也许会忘记剧情、忘记玩法,但永远也无法忘记最初游玩时带来的感动。”我沉思了一下,“嗯,听着好有道理。”
于是这里我就聊聊戴森球给我带来的3个感动瞬间
。
一、太空远行
玩过的朋友都会知道,在游戏前期一个重要的需求,就是黄糖
。为了量产,就必须要有钛矿石
,而钛矿在恒星内的另一个星球上。而飞过去需要多久,需要消耗多少能量,对于第一次玩的我而言是未知的。虽然未知,但我知道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如果能源没带够,就会成为太空垃圾
,永远也回不来了。
于是我开始大量准备能源。时间往前拨2小时,我了解到了一个功能,就是双击空格飞行赶路。但是能量条降得很快,不一会儿就耗光掉下来慢慢走了。所以早期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飞行特别耗能源
。因此我清空了大半的背包,准备了超过3排的高能石墨
,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
这时我才知道,虽然起飞阶段
、加速阶段
特别耗能量,但是滑行
时是不耗能量的。转弯
、减速
需要消耗能量,但也只是开始与结束阶段,大部分时间的滑行,是不消耗能量的。仔细想想,确实这很科学
。
在目的地,搭好生产线,等了一会了,带着几组钛矿石
就回去了。别问为什么就只有几组钛矿石,问就是挖掘机
没带,箱子
没带,而放这些的材料的格子都被我替换成了高能石墨。滋了一段时间,搭了一个挖矿厂后,觉得太麻烦了,就先回去了。回去后发现,高能石墨才消耗不到1排,尴尬的笑了笑,为了这次远行做了充足的准备,结果才用掉4组
。接着又做了好几次人肉运输机,才实现自动化
。
这次忐忑的远行
是这游戏打动我的第一个瞬间,就像我第一次离家去外地读书心情,充满了好奇
与不安
。即使后来开启了光速,将视野与格局拉到了宇宙尺度,都仍然比不过这次对我心灵的冲击。
二、日出与太阳帆
第一次玩时,什么都不懂,于是一点一点地玩,科技都是能点什么点什么,不知不觉中太阳帆
就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了。以当时的发展,就造了几台发射器。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发电量就是鸡肋,于是就没怎么管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时我还在忙着拆东墙补西墙。突然BGM响起,顺着光线看去,太阳出来了,间歇有太阳帆向太阳飞去。形成了3圈稀疏的戴森云
,当时这场面对我极为震撼。就像身临一场科技变革,改变未来的科技已初具雏形,而我正在创造这一切。
太阳帆零星的绕着太阳,而我也明白自己之后要做的事情了。
于是我关闭了这个存档,重新开始了一局。这一次,目标,星辰大海
。
(这是我第一个存档,现在打开看,发现是一个40h的落后星球)
三、太阳能与戴森球
电
是戴森球计划的核心资源,也是到一定规模后的发展瓶颈。因为这个原因我又一次退游,于是我的星辰大海之路夭折
。不甘心,但又无可奈何。
后来,无意间看到别人的解决方案。即,在一颗星球上,铺满太阳能板
,然后用蓄电池发电。一个出乎意料,但又情理之中的方案。太阳能板
是一开始就能制造的发电设备,但是其发电量很低,又受光照影响,所以开始时一直没在意这个。但现在看着它,我又觉得我能行了
。
于是,再一次,面朝星辰大海
。
(这个档只铺了1/3的太阳能板,然后被更高效的戴森球
替代了)
结语
戴森球计划
是我近些年最喜欢的游戏,并列于纪念碑谷
。但他又不同于纪念碑谷
,他给我带来的感动,是其他游戏所不能比拟的。看着它,仿佛回到了那个对宇宙无限憧憬的少年,一切都那么迷人,心生向往。
那,是我憧憬的未来;这,是我想做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