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中,尤其是涉及 IoT 设备(如摄像头)时,理解网络基础知识对于正确配置和排查网络问题至关重要。以下是对 IP 地址、网段、子网掩码、网关、DNS 等核心概念的详细解读,并针对 ONVIF 发现摄像头问题提供具体示例和解释。
1. IP 地址
IP 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设备的唯一地址,类似于设备的“门牌号”,用于在网络中定位和通信。
1.1 IPv4 地址
1.1.1 IPv4 地址结构
IPv4 地址是一个 32 位 的二进制数,通常以 点分十进制 表示,例如 192.168.43.1。它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下:
IP 地址  | 二进制表示  | 作用  | 
192  | 11000000  | 网络标识  | 
168  | 10101000  | 网络标识  | 
43  | 00101011  | 子网标识  | 
1  | 00000001  | 主机标识  | 
1.1.2 IP 地址的分类(A、B、C类)
类别  | IP 地址范围  | 默认子网掩码  | 适用场景  | 
A类  | 
  | 
  | 超大规模网络,如互联网骨干网  | 
B类  | 
  | 
  | 中等规模网络,如校园网  | 
C类  | 
  | 
  | 小型网络,如家庭或企业局域网  | 
1.2 IPv6 地址
1.2.1 什么是 IPv6 地址?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下一代 IP 协议,设计用来取代 IPv4。IPv6 地址是 128 位 的二进制数,通常以 冒号分隔的 8 组 16 进制数 表示,例如:
示例: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 每组 16 位(4 个十六进制数)。
 - 允许省略前导零(
2001:db8:85a3::8a2e:370:7334),连续的零段可简化为::。 
1.2.2 IPv6 地址的类型
类型  | 描述  | 示例  | 
单播地址  | 标识单个设备的地址  | 
  | 
多播地址  | 标识一组设备的地址  | 
  | 
链路本地地址  | 仅用于同一链路中的通信  | 
  | 
全球单播地址  | 用于全球范围的唯一地址  | 
  | 
1.3 IPv4 与 IPv6 对比
特性  | IPv4  | IPv6  | 
地址长度  | 32 位  | 128 位  | 
地址格式  | 点分十进制(如   | 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如   | 
地址空间  | 约 43 亿个地址  | 约 3.4×10³⁸ 个地址  | 
地址耗尽  | 已耗尽  | 充足  | 
配置方式  | 需要手动或 DHCP 配置  | 自动配置(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 
网络安全  | 依赖额外的安全机制(如 IPSec)  | 内置 IPSec 支持  | 
传输效率  | 头部较小,处理简单  | 头部更大,但可扩展  | 
2. 子网与子网掩码
2.1 什么是子网?
子网(Subnet)是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网络,每个子网中的设备可以直接通信。子网划分通过 子网掩码 实现。
2.2 子网掩码
2.2.1 子网掩码的作用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 IP 地址中的 网络部分 和 主机部分。通过将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按位与(AND)操作,得到网络地址。
常见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  | 二进制表示  | 网络划分  | 
  | 
  | 
  | 
  | 
  | 
  | 
2.3 子网掩码与 ONVIF 设备发现问题
问题场景:
- 主机 IP:
192.168.43.1,子网掩码255.255.255.0 - 摄像头 IP:
192.168.43.22 - 摄像头子网掩码:
 
- 当设置为 
255.255.0.0时,无法发现设备。 - 当设置为 
255.255.255.0时,可以正常发现设备。 
解决方法:
- 将摄像头的子网掩码设置为 255.255.255.0,与主机处于同一子网,确保广播包能被正确接收。
 
3. DNS(域名系统)
3.1 什么是 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互联网中的“电话簿”,用于将 域名 转换为 IP 地址。
例如,当你访问 www.google.com 时,DNS 服务器会将其解析为 IP 地址 142.250.190.14,你的设备通过该 IP 地址与 Google 服务器通信。
3.2 DNS 解析过程
- 客户端请求: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 
www.xxx.com。 - DNS 服务器解析:
 
- 本地 DNS 缓存检查是否已有解析记录。
 - 若无,则将请求发送至递归 DNS 服务器。
 
- 递归查询:递归 DNS 服务器逐级向上查询,直到找到 
xxx.com的权威 DNS 服务器。 - 返回 IP 地址:将 
xxx.com对应的 IP 地址返回给客户端。 - 客户端连接:客户端使用返回的 IP 地址连接到目标服务器。
 
3.3 DNS 服务器类型
类型  | 描述  | 示例  | 
递归 DNS 服务器  | 负责接收 DNS 请求并逐级查询解析,直到找到正确的 IP 地址。  | 运营商提供的 DNS 服务器  | 
权威 DNS 服务器  | 保存特定域名的最终 IP 地址记录,是递归查询的终点。  | 
  | 
根 DNS 服务器  | 顶级 DNS 服务器,负责管理顶级域(如   | 全球共有 13 个根服务器  | 
3.4 DNS 常见问题与解决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无法解析域名  | DNS 服务器不可用,或配置错误。  | 检查 DNS 配置,使用公共 DNS。  | 
域名解析慢  | DNS 查询链路过长。  | 配置本地 DNS 缓存或更换快速 DNS。  | 
DNS 劫持  | ISP 劫持 DNS 解析,将请求重定向。  | 使用加密 DNS(如 DoH、DoT)。  | 
3.5 常见公共 DNS 服务器
DNS 提供商  | 首选 DNS  | 备用 DNS  | 特点  | 
Google DNS  | 
  | 
  | 全球部署,速度快,稳定性高。  | 
Cloudflare DNS  | 
  | 
  | 高速、安全,支持隐私保护。  | 
OpenDNS  | 
  | 
  | 提供家庭安全过滤功能。  | 
阿里 DNS  | 
  | 
  | 适合国内用户,速度较快。  | 
4. 静态与动态 IP 地址
类型  | 描述  | 适用场景  | 
静态 IP  | 手动分配的固定 IP 地址,设备每次连接使用相同地址。  | 服务器、摄像头、打印机等设备。  | 
动态 IP  | 由 DHCP 服务器自动分配的 IP 地址,每次连接可能不同。  | 普通用户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等。  | 
5. IP 冲突
什么是 IP 冲突?
IP 冲突是指网络中两个设备使用了相同的 IP 地址,导致通信异常。
解决方法:
- 检查并避免静态 IP 地址与 DHCP 地址池的重叠。
 - 使用 
arp -a命令查看网络中已使用的 IP 地址。 - 重启设备或路由器,以分配新的动态 IP。
 
6. 总结
概念  | 描述  | 示例  | 
IPv4 地址  | 32 位地址,用于标识设备的唯一地址  | 
  | 
IPv6 地址  | 128 位地址,支持更多设备的唯一标识  | 
  | 
子网掩码  | 用于划分网络与主机部分,决定设备的网段  | 
  | 
网关  | 网络的出口设备,用于跨网段通信  | 
  | 
DNS  | 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  | 
  | 
静态 IP  | 手动配置的固定 IP 地址  | 
  | 
动态 IP  | 由 DHCP 自动分配的地址  | 
  | 
IP 冲突  | 网络中两个设备使用相同 IP,导致通信异常  | 手动检查并解决  | 
ONVIF 发现问题  | 子网掩码不一致会导致设备无法被发现  | 主机与摄像头需处于同一子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