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船舶上的阴极保护

极保护技术是电化学保护技术的一种,它的原理就是向被保护的金属结构提供阴极保护电流,使被保护结构物成为阴极,让其阴极极化到一定范围,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牺牲阳极保护是通过电位负于保护对象的金属(牺牲阳极)自身的溶解来向被保护的金属结构提供电流,外加电流保护是通过直流电源设备向被保护结构提供电流。目前阴极保护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广泛应用到土壤、海水、淡水、化工介质中的埋地管网、电缆、钢码头、舰船、储罐罐底、冷却器等金属构筑物的腐蚀控制。

阴极保护在船舶防腐中的应用,船体的阴极保护是通过在船体外表面安装充当阳极的被牺牲掉的金属块,用来保护作为阴极的船体钢板不被腐蚀。目前,船体使用的牺牲阳极有锌-铝-镉三元合金、高效铝合金阳极。各种不同船型所采用的牺牲阳极型号和数量是根据船体各部位的形状、面积和环境情况专门设计的。

船舶牺牲阳极主要为锌合金阳极和铝合金阳极两种。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参照美国的标准开始了研究工作,在70年代成功的研制出了锌-铝-镉合金牺牲阳极,并且广泛应用于海军和民用的船舶及港工设施的防腐上,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七五”“八五”期间,对高效铝合金牺牲阳极进行科研立项,并研制出电流效率大于90%的铝合金牺牲阳极,其主要成分是铝-锌-铟-镁-钛。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