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连
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IP, 端口号
网络协议
五元组
协议分层
OSI 七层网络模型
TCP/IP 五层模型
网络设备所在分层
封装和分用
数据的封装过程
数据的分用过程
IP 地址 (Internet Protocol Adress) 互联网协议地址,又称网际协议地址
作用 : IP 地址时 IP 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 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 依次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格式 : 32位二进制数 & 点分十进制
组成 : 网络号 + 主机号
子网掩码
网络号 = 子网掩码 “按位与” IP地址
一般用于判断目的 IP 和本机 IP 是否位于同一网段
MAC 地址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硬件物理地址 (用来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相连的节点)
网络设备及相关技术
集线器
发送到集线器的任何数据, 都会被转发到其他所有端口 (指集线器内部端口)
交换机
内部维护一张 MAC 地址转换符, 该表记录了 MAC 地址与(交换机中的)端口之间的映射. 交换机用于主机和主机间的数据报转发
路由器
作用 :
- 作为网关
- 划分公网和局域网
- 将局域网划分为不同网段的多个子网
- 路由
- 路由即能够找出端到端的路线 (主机到主机)
ARP
ARP 协议 : 介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的协议. ARP 协议建立了 IP 地址 和 MAC 地址的映射关系
ARP 寻址 : 在数据链路层, 寻找下一路设别 MAC 地址的过程, 称为 ARP 寻址
ARP 缓存表 : 记录了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 主机和路由中均有各自的 ARP 缓存表
冲突域 (基于物理层)
主机之间通过网络设备 (集线器, 交换机)的物理端口, 网线相连时, 多个主机在同一时刻同时发送数据报. 如果存在冲突, 则该网络范围为一个冲突域 (碰撞域)
- 集线器的所有端口, 为一个冲突域
- 交换机可分割冲突域. 分割后, 一个端口为一个冲突域
广播域 (基于数据链路层)
广播是指某个网络中的主机, 同时向网络中的其他主机发送数据, 这个数据所能传播到的范围即为广播域
- 集线器的所有端口为一个广播域
- 一个交换机为一个广播域
- 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 其划分的一个网段为一个广播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