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SQL概念:
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是一种特殊目的的编程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二.SQL的分类:
(1).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数据库.表.列.....
(2).数据操作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
用来对数据库中表的记录进行更新(插入,更改,删除)。
(3).数据查询语言(Data Query Language)DQL
用来查询数据库中表的记录。
(4).数据控制语言(Data Control Language)DCL
1.DDL的具体使用
1.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 //字符集一般为uft-8,第二个语句是创建数据的同时并设置了字符集。
2.查看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 //切换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查看MySQL中都有哪些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查看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
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查看一个数据库的定义信息
3.修改数据库字符集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
4.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5.创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称1 字段类型(长度),
字段名称2 字段类型(长度)
//注意:最后一个字段名称末尾不加,
);
/*常用的数据类型
int 整型 double 浮点型 varchar 字符串
data 日期类型,yyyy-MM-dd 年-月-日
注意: char也表示字符串,但是跟varchar是有区别的
char和varchar区别:
char类型是固定长度的,varchar是根据输入字符分配合适的空间,一般情况下用varchar
*/
6.查看表
show tables; //查看当前数据库所有的表
desc 表名; //查看表的结构
7.修改表
rename table 旧表名 to 新表名; //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 //修改字符集
alert table 表名 add 字段名称 字段类型; //向表中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名; //删除字段
8.删除表
drop 表名 if exists 表名; //删除该表
2.DML的具体使用
1.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 (字段名1,字段名2...) values(字段值1,字段值2...);
2.更改数据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 = 值 [where 字段名 = 值];
3.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名 = 值];
3.DQL的具体使用
3.1 准备一个有数据的表:
use mydb;
SET NAMES utf8mb4;
SET FOREIGN_KEY_CHECKS = 0;
-- ----------------------------
-- Table structure for student
-- ----------------------------
DROP TABLE IF EXISTS `student`;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学生表的主键列',
`name` varchar(255) ,
`age` int(11) ,
`address` varchar(255),
PRIMARY KEY (`id`) USING BTREE
) ;
-- ----------------------------
-- Records of student
-- ----------------------------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 '张三', 18, '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2, '李四', 19, '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3, '王五', 19, '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4, '钱七', 19, '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5, '关羽', 25, '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6, '张飞', 25, '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7, '赵云', 28, '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8, '项羽', 19, '南京');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9, '刘备', 30, '上海');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0, '曹操', 40, '许昌');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1, '夏侯', 36, '许昌');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2, '诸葛亮', 38, '上海');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3, '周瑜', 78, '江东');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4, '小乔', 56, '江东');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5, '孙尚香', 59, '江东');
3.2 基础查询
-- 查询表中所有的记录,注意select后根了* 表示统配,所有的列。而在实际开发中不建议大家使用*,因为*会导致索引失效。
1. select * from student;
--而是把每一个列名一一列出。
select id,name,age,address from student;
2. 我们也可以查询部分列。
select name,age from student;
注意: 查询的结果,被放入到一个临时表中。
3.-- 为查询的列名起别名
select name as 姓名, age as 年龄 from student;
-- 这里的as可以省略
select name 姓名, age 年龄 from student;
3.3 按条件查询
1. 判断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2. 多条件查询 and(与) or(或)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and address='上海'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or address='上海'
3. 范围语句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and age<=30;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between 19 and 30; -- 等价于上面
4. 使用in
-- 此时我们有这样一个需求 查询年龄是 18 或者 25 或者 30 或者 36 或者 48 的学生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8 or age=25 or age=30 or age=36 or age=48
-- 上面这种方式比较麻烦 我们可以使用in来替换上面的模式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 in(18,25,30,36,48)
5. 模糊搜索 like
通配符: _统配一个字符 %统配n个字符。
-- 模糊查询
-- 查询名字中第二个字符为三 _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_三';
-- 查询名字姓李 %统配任意字符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李%'
--查询名字中包含三这个字符的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三%'
3.4 排序查询
-- 排序查询 order by 列名 desc:降序 不加 desc 升序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age desc ;
-- 根据多列进行排序 如果年龄相同,再按照id 进行排序。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age desc, id desc;
--注意: 既有where 又有order by 那么谁在前 谁在后。
where在前 order by在后,否则会报错。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19 order by age desc;
3.5 去除重复数据
-- 使用distinct 去除重复字段值 要求查询的所有列值 都必须相同时。
select distinct address from student;
4.DCL的具体使用
1.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用户名'@'主机名' IDENTIFIED BY '密码';
2.给用户授权
GRANT 权限 1, 权限 2... ON 数据库名.表名 TO '用户名'@'主机名';
3.查看权限
SHOW GRANTS FOR '用户名'@'主机名';
4.删除用户
DROP USER '用户名'@'主机名';
5.查询用户
SELECT * FROM USER;
三.数据类型
1.数值类型:
2.日期和时间类型:
3.字符串类型:
注意:
char(n) 和 varchar(n) 中括号中 n 代表字符的个数,并不代表字节个数,比如 CHAR(30) 就可以存储 30 个字符。
CHAR 和 VARCHAR 类型类似,但它们保存和检索的方式不同。它们的最大长度和是否尾部空格被保留等方面也不同。在存储或检索过程中不进行大小写转换。
BINARY 和 VARBINARY 类似于 CHAR 和 VARCHAR,不同的是它们包含二进制字符串而不要非二进制字符串。也就是说,它们包含字节字符串而不是字符字符串。这说明它们没有字符集,并且排序和比较基于列值字节的数值值。
BLOB 是一个二进制大对象,可以容纳可变数量的数据。有 4 种 BLOB 类型:TINYBLOB、BLOB、MEDIUMBLOB 和 LONGBLOB。它们区别在于可容纳存储范围不同。
有 4 种 TEXT 类型:TINYTEXT、TEXT、MEDIUMTEXT 和 LONGTEXT。对应的这 4 种 BLOB 类型,可存储的最大长度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四.SQL约束
1. 主键约束
// 不可重复 唯一 非空
字段名 字段类型 primary key;
// 主键的自动增长 AUTO_INCREMENT 表示自动增长(字段类型必须是整数类型)
// 默认主键起始值是1,改变起始值
//-- 创建主键自增的表,自定义自增其实值字段名 字段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 CREATE TABLE 表名(
// e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
// )AUTO_INCREMENT=100;
// DELETE和TRUNCATE对自增长的影响(前者对自增没有影响,后者从1开始自增)
2. 非空约束
字段名 字段类型 not null,
3. 唯一约束
字段名 字段类型 unique,
4. 默认值
字段名 字段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五.导入和导出
1.导出
2.导入
六.查询列上进行计算
--查询年龄加三的数据
select age*3,name from t_student;
--有了这个特性 就可以在设计数据库表的时候 如果有些值可以通过多列运算出来 此时就没有必要设计了。
例如:
在实际开发中订单的总价可以通过订单的价格*订单的数量计算出来 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数据库中再定义订单总价这列。
--创建表
create table t_order(
orderno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price DECIMAL(7,2),
num int
-- total decimal(7,2) -- 这里没有必要再定义总价因为
)
--查询该表的信息,和商品总价
select orderno,name,price,num,price*num total from t_order;
七.聚合函数
聚合函数总共有5个:
max(列名):求某列的最大值。
min(列名):求某列的最小值。
sum(列名):求某列的和
avg(列名):求某列的平均值
count(列名):求某列的个数。
-- 求最大的年龄
select max(age) from t_student;
-- 求最小的年龄
select min(age) from t_student;
-- 求年龄的和
select sum(age) from t_student;
-- 求学生的个数.
select count(id) from t_student;
-- 求年龄平局值
select avg(age) from t_student;
八.分组查询
概念:在sql中有个 group by 语句 将某一列相同数据 视为一组 然后进行查询 与聚合函数连用。
-- 求各个地区的人数
select count(*),address from t_student group by address;
-- 查询 各个地区的平均年龄
select avg(age),address from t_student group by address;
可以使用 having 对分组进行条件检索。
查询 平均年龄大于30的地区人数
select address,count(*),avg(age) from t_student group by address having avg(age)>30;
查询 最大值小于30 的地区 人数 和 平均年龄
select address,count(*),avg(age),max(age) from t_student group by address having max(age)<30;
当题目中需要使用where 条件时 where 写在group by 前面。
查询每个地区 25岁以上人数的数量
select address,count(*) from t_student where age>25 group by address;
注意: 如果使用了group by 那么select后只能根分组的条件列和聚合函数。
select id,address,count(*),avg(age),max(age) from t_student group by address having max(age)<30;
这种是错误的,因为select后根了id 而id不是分组的条件。
九.分页查询
当数据库表数据量比较大 例如: 1000w行数据 如果我们执行 select * from student 此时有可能数据库卡死 -- 拿出1000w数据到内存里,你的内存可能会不够。导致电脑卡死。
如果在java中 有可能内存直接溢出 所以实际开发中 都是分页查询 (部门查询)
分页使用: limit
select * from t_student limit 3,5; -- 从第三条记录查询 查询5条记录。
select * from t_student limit 0,5; -- 从第0条记录查询 查询5条记录。
--- 分页:
select * from 表名 limit (n-1)*m,m; -- 查询第n页得m条记录。
--- n表示页码 m:表示每页得条数,
第1页每页显示5条记录: select * from t_student limit 0,5;
第2页每页显示5条记录: select * from t_student limit 5,5;
第3页每页显示5条记录: select * from t_student limit 10,5;
第4页每页显示5条记录: select * from t_student limit 15,5;
十.SQL优先级
1.SQL语法结构:
select distinct *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group by 分组
having 分组条件
order by 排序
limit 分页。
注意:顺序不能乱。
2.SQL执行引擎执行顺序: 
3.错误示范
--查询年龄大于15岁的学生姓名和年龄并且修改列名为 n a
select name as n,age as a from t_student where a>15;
此时会报错,因为在执行where时,还没有执行select 所以人家不知道年龄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