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这些概念可是操作系统的灵魂,你弄懂了几个?

kolibreath 2022-04-29 阅读 91
经验分享

创建状态 是指进程刚刚创建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需要等待操作系统完成创建和分配进程的各种所需信息,包括建立PCB(Process Control Block)、加载程序并创建地址空间等。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该进程的状态就会转移为就绪状态并划分入就绪队列中。

创建状态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太多用处,毕竟进程就绪的时候肯定完成了创建。但是之所以还是要引入,还是为了确保进程控制块的完整。只有在创建状态完成了进程完整的准备工作(PCB生成创建及资源分配),才能进入就绪状态。

这样就保证了处于就绪状态进程的正确性,同时也提升了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管理的灵活性。操作系统可以从一开始就对进程的创建和资源分配进行管理,更大程度上节省了系统资源的调控。

终止状态 代表着进程的结束,当进程执行完成后,需要操作系统在终止状态对进程的运行结果进行善后处理。这样的善后处理包括对进程所使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并将其它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出去。最后,操作系统还需要对终止的进程进行内存释放,将其PCB中的内容清空,并将这部分内存返还给系统。

终止状态意味着进程的执行周期的结束,但却并不表示进程是正常结束的。当一个进程出现了无法预知的错误或者被操作系统或其它进程所终止时,它都会进入终止状态,进行各种资源的回收。

事实上即使是进程的五态模型也不足以用来描述进程复杂的运行过程。由于系统内部资源的限制,并不是为所有进程运行的要求都能够满足,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又引入了进程的挂起就绪状态以及对应的挂起阻塞状态。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yEcsB7Nj-1651142035552)(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3465705-68584f380ef8a634?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在七态模型中,活跃就绪是指进程在主存并且可被调度的状态。而静止就绪状态是指就绪进程被对换到辅存时的状态,它是不能被直接调度的状态,只有当主存中没有活跃就绪态进程,或者是挂起态进程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时,系统才会把挂起就绪态进程调回主存并转换为活跃就绪状态。

活跃阻塞状态是指进程在主存,一旦等待的事件产生便会进入活跃就绪状态。静止阻塞是指阻塞进程对换到辅存时的状态,一旦等待的事件产生便进入静止就绪状态。

进程相关的知识点实在是太多了,包括PCB、进程间通信以及和线程相关的概念和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但是由于这篇文章的篇幅限制,不好在这里过多展开。

只是点到为止的介绍线程的状态模型,具体进程和线程的内容将会在之后几篇文章中详细展开介绍。

之所以花大力气来介绍线程模型,只因为这是线程跟操作系统关系最为直观的联系所在。

不断优化线程模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操作系统能够更好的去管理程序软件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通过对线程的管理来达到资源合理调配的目的。这本身也就是操作系统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可谓是操作系统的第一大灵魂概念。

2 地址空间

地址空间的概念在进程的介绍中略有提及,实际上也与进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上的理解上,每个进程拥有其对应的地址空间,存储着该进程用于程序运行时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我们知道,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些主内存,用于保存正在执行的程序。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系统中,一次只有一个程序在内存中运行。要运行第二个程序,必须删 《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后端开发学习笔记+最新架构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讲义》无偿开源 威信搜索公众号【编程进阶路】 除第一个程序,然后将第二个程序放在内存中。

更复杂的操作系统就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它们可以允许多个程序同时存储在内存中。同时为了防止它们相互干扰(以及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串扰),会采取某种一般存在于硬件中的保护机制。

通常,每个进程都有其可以使用的一组地址,通常从0到某个地址最大值。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进程具有的最大地址空间量小于主存储器的总容量。这样,进程可以填满它的地址空间,并且在主内存中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信息。

但是,如果某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大于计算机的主内存,并且该进程想全部使用它,该怎么办?

在最初的计算机中,这样的要求是十分过分的。而如今,好在有一种称为虚拟内存的技术,操作系统能够将地址空间抽象化为进程可以引用的地址集,从而使得地址空间与计算机的物理内存分离。这样一来,进程的地址空间就有可能大于计算机的物理内存。

地址空间和物理内存的管理是操作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进/线程管理的基础。

3 文件

几乎所有操作系统都支持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就是文件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隐藏磁盘和其他I/O设备的特性,并为程序员提供一个与设备或硬件无关的文件的简洁漂亮的抽象模型。

显然需要通过操作系统的调用来创建文件,删除文件,读取文件和写入文件。在读取文件之前,必须先将其放在磁盘上并打开,在读取文件后应将其关闭,以便能够提供调用来执行这些操作。

层次结构

为了提供存放以及找到文件的位置,大多数PC操作系统都具有目录的概念,该目录是将文件分组在一起的一种方式。目录是以文件夹的形式进行展现,可以在文件夹中嵌套多个目录。

整个文件系统的模型是一个层次结构,就像是一颗多叉树。从最顶层的文件夹依次以树干、树枝的形式进行查找,就可以搜索到最底部的文件目录。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RsFBVuuJ-1651142035553)(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3465705-080658d15589f168?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目录层次结构中的每个文件都可以通过在目录层次结构的顶部(根目录)给出其路径名来指定。这样的绝对路径名包含必须从根目录遍历才能到达文件的目录列表,并用斜杠分隔各个组件。

每个进程都会有一个当前的工作目录,在该目录中查找不以斜杠开头的路径名。这就是所谓的相对路径。此外,进程可以通过发出指定新工作目录的系统调用来更改其工作目录。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读写文件之前,必须先打开该文件,然后再检查权限。如果允许访问,系统将返回一个称为文件描述符的小整数,以用于后续操作。如果禁止访问,则返回错误代码。

挂载

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挂载。大多数台式计算机都有一个或多个光盘驱动器,可以在其中插入CD-ROMDVD和光盘。(下面以Unix系统为例进行介绍)

这些计算机以外的光盘驱动器实际上都可看作是一个文件系统,并且与计算机本身硬盘上的根文件系统是相互独立,彼此无关的。为了提供一种优雅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可移动介质,操作系统允许将光盘上的文件系统附加到根文件系统的主树上,这就是挂载。

但是,由于无法在CD-ROM上指定路径名,因此无法使用该文件系统。UNIX不允许使用驱动器名称或数字作为路径名的前缀。这是操作系统应该消除的对于设备的依赖性。取而代之的是,系统调用允许CD-ROM上的文件系统附加到根文件系统。

在下图中,CD-ROM上的文件系统已安装在目录b中,因此可以访问文件/b/x/b/y。如果目录b包含其它文件,则在安装CD-ROM时将无法访问它们,因为/b将引用CD-ROM的根目录。不过一般而言,文件系统几乎总是挂在空目录上。如果系统包含多个硬盘,它们也都可以挂载到单个树中。

专用文件

文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专用文件。提供专用文件的作用是为了使I/O设备看起来像文件。这样,可以使用与读写文件相同的系统调用来读写它们。

存在两种专用文件:块特殊文件和字符特殊文件。块特殊文件用于对设备进行建模,这些设备由一组可随机寻址的块(例如磁盘)组成。通过打开一个块专用文件并读取进行,这样一来程序就可以直接访问设备上相应的块,而无需考虑其上包含的文件系统的结构。

同样,字符专用文件可用于对打印机,调制解调器和其他接受或输出字符流的设备进行建模。按照惯例,特殊文件保存在/dev目录中。例如,dev/lp可能是打印机(曾经称为行式打印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文件,就是管道。没错,就是用来进程间通信的那个。事实上,管道是一种伪文件,可用于连接两个进程。如果进程AB希望使用管道进行通话,则必须提前进行设置。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uIwpfo7M-1651142035556)(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3465705-e7f25960036b7e53?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当进程A想要将数据发送到进程B时,它将写在管道上,就好像它是输出文件一样。实际上,管道的实现与文件的实现非常相似。进程B可以通过从管道读取数据来读取数据,就像它是输入文件一样。

因此,进程之间的通信非常类似于普通文件的读写。更强大的是,当进程发现正在写入的输出文件不是真正的文件,而是管道时,就会进行特殊的系统调用。当然具体的实现这里就不展开了,之后在讲进程间通信时再详细介绍。持续关注,收获更多哦~

4 输入/输出

所有计算机都具有用于获取输入和产生输出的物理设备,这就是所谓的I/O。毕竟,如果用户在完成要求的工作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并且无法获得结果,那么计算机将有什么用?

现代计算机中存在多种输入和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这些设备都是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和资源的分配。

因此,每个操作系统都有一个I/O子系统来管理其I/O设备。某些I/O软件与设备无关,也就是说,它们同样适用于许多或所有I/O设备。其它的I/O软件(例如设备驱动程序)则会用于特定的I/O设备。

依据I/O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通常进行如下分类:

(1)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又叫做人机交互设备。用户通过这些设备实现与计算机系统的通信。它们大多是以字符为单位发送和接受数据的,数据通信的速度比较慢。

(2)块设备block device,又叫外部存储器,用户通过这些设备实现程序和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字符设备相比,它们是以块为单位进行传输的,如磁盘、磁带和光盘等。块的常见尺寸为512~32768B之间。

(3)网络通信设备。这类设备主要有网卡、调制解调器等,主要用于与远程设备的通信。这类设备的传输速度比字符设备高,但比外部存储器低。

5 保护

传输的,如磁盘、磁带和光盘等。块的常见尺寸为512~32768B之间。

(3)网络通信设备。这类设备主要有网卡、调制解调器等,主要用于与远程设备的通信。这类设备的传输速度比字符设备高,但比外部存储器低。

5 保护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