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

开宗明义,所谓新媒体时代指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以即时性、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组织传播与个人传播相互交融的新兴媒体形态。 人的认知差距是指人们获取、加工、应用知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而在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下,信息量的碎片化、多元化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认知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一,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信息巨大,在这个信息从网上获取的时代,传播的信息的错误会误导人们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差距。陈文茜说:“像我们这一辈人,得来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但是到了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就可以很轻易地找到各种资料。其实这个是很危险的。”之所以说危险,是因为有统计显示,网络上获得的信息错误率高达30%。陈文茜以自己做节目时的亲身经历做例子:有一次我们去纽约中央公园采访,我一看团队里记者拿来的资料,就知道是从网上查来的。因为她把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奥姆斯特德称为建筑师。其实奥姆斯特德是一个水彩画家,当年在中央公园的设计竞标中,一群建筑师如何败给了一个画家是非常经典的案例,我是在书上读到的,但网络不会告诉你这些。“网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网友东拼西凑来的,这已经不是轻阅读了,这是‘烂阅读’。足以可见网络的毒害之深。  

第二,新媒体时代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且不同群体学习的主动性不同在新媒体时代仍存在。在此背景下,主动性的差异使认知差距问题严重化。不否认,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大量信息知识,弥补认知差距。但这是在人们保持对网络信息进行主动学习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对于没有热心读书的人来说,这书不过是一堆废纸,何来黄金美玉之说。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一个热于学习知识的群体与不热于学习知识的群体所利用与学习到的知识量不仅将拉大,而且在海量丰富的信息条件下差距将迅速彰显出来。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当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不同时,信息筛选能力强的人,能够从海量的资讯、知识中找到与学习到自己想要的。而信息筛选和利用能力差的人,往往很难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海量的信息去找并学习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这种的能力的强弱,也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马太效应”,能够筛选信息和迅速学习的人将会在有限时间内获得越来越多有效信息,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将更难获取有效信息,进而产生越来越大的知识鸿沟。

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娱乐方式、阅读方式都会受这种影响,那么人们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是必然的。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