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方兴未艾,听了华为老师《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其实还有点懵,反倒是现场感受华为王强老师讲的数据治理,有点津津有味,华为自己也说过他们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其中学的体系的东东就有DAMA,所以我我觉得这套体系也有其过人之处。有空也想写写其他数据治理的东东,把这个CDGP系列先给写完。
一、数据管理知识的核心内容
数据管理的定义有点绕口,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是为了交付、控制、保护并提升数据和信息资产的价值,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制订计划、制度、规程和实践活动,并执行和监督的过程。我理解就是管理和提升数据价值的工作,DAMA有句话重点标注:管理数据的责任必须由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两类角色共同承担,这两个领域的人员需要相互协作,确保组织拥有满足战略需求的高质量数据。这句话让我们有理论依据和业务分工。
数据管理的核心知识,有十一项,中心内容是数据治理,按照先后建设的逻辑顺序来看,分别的知识有元数据、数据质量、数据架构、数据建模和设计、数据存储与操作、数据安全、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文件和内容管理、参考数据和主数据、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总结起来就是DAMA的车轮图:
对于DAMA这套知识体系,如果学过PMP(有时间也想写PMP)的同学应该会觉得很眼熟,PMP总体就是5大过程组、10大知识量领域(最新版的书好像有变更,先用原来那套)。DAMA每一章类似,第一章是总体,其次每一章代表一个知识领域,因为分不同人写的,水平也有所不同,不过整体还不错,而每个知识领域DAMA是通过语境关系图串起来的。
先说下语境关系图的基础,DAMA环境因素六边形(为了用ppt画这个图,折腾了半天):
环境因素六边形很好地描述了人、过程和技术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目标和原则,整本书对应的是业务驱动因素和目标,先从业务实质出发,理解了是什么驱动数据治理,然后才有目标,原则像一个约束条件,限定目标的广度和深度,这个核心也应当运用到做事的逻辑,对战略的学习、目标感的培养是西点军校培养毕业生被认为最有价值的4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