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盘点三年来写过的原创文章

雷亚荣 2023-01-03 阅读 115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了过去三年的原创精华文章!

文章首发于「陈树义」公众号及个人博客 shuyi.tech,欢迎访问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文章。

我真正意义上写技术文章,是在 2017 年的时候。那时候写的技术文章才真正地有结构,可读性比较强,内容也更有干货。在这之前写的文章,虽然也发到了博客上,但充其量算是笔记吧。写技术文章这件事情,在 2018 年的时候达到了巅峰,那时候写出了很多不错的文章,例如:

  • 我是SPI,我让框架更加优雅了!
  • Java动态代理:一个面包店的动态代理帝国
  • 大白话说Java反射:入门、使用、原理
  • 面对海量请求,缓存设计还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 聊聊阿里面试的三个层次

2019 年的时候我开始带团队,重心也由一线码农转为管理者,逐渐没有了写作的灵感,于是文章干货输出越来越少。盘点了一下三年来写过的文章,一共有 170 篇原创文章。在这 170 篇文章里,各种内容都有,包括了九大种类:技术知识、认知成长、成长建议、生活记录、热点事件、读书分享、商业分析、管理思考、效率工具。

从文章类型方面分析,「技术知识」类的文章占比最大,达到了 89 篇,占比 52%。其次是「认知成长」类文章,达到了 26 篇,占比 15%。接着是成长建议类文章,达到了 17 篇,占比 10%。这三类文章达到了 132 篇,达到了所有原创的 80% 左右,可见我还是比较喜欢写这三种类型的文章。

技术知识类

在「技术知识」类别的文章中,我更倾向于体系化输出,系列文章类文章大概占比为 55% 左右。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体系化地写了 5 个系列文章,分别是:JVM 基础入门系列、JVM 虚拟机规范导读系列、Shell 使用入门系列、集合源码入门系列、Prometheus 使用入门系列、树结构入门系列。

JVM 基础入门系列

传送门 :​​JVM 基础入门系列 - 陈树义的博客​​

这个系列文章可以说是质量非常不错的了,发表在博客园上文章平均每篇能达到一万的阅读量,总阅读达到了 15 万次。现在每周还有十几个人通过博客园的二维码加我好友,希望入群交流。这个系列最大的创新点是从一个 java 文件出发,讲述其后的整个生命历程。不同于《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我这个系列更加简单,清晰易懂。我想,正是由于独特的视角,所以才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JVM 虚拟机规范导读系列

传送门:​​分类 - 陈树义的博客​​

这个是跟着「JVM 基础入门系列」同个时期发布的,主要是带着大家一起阅读《Java 虚拟机规范》。希望深入理解 Java 虚拟机的朋友,《Java 虚拟机规范》就不得不读。这个系列就比较平庸一些了,就是带着大家一起读,然后我写下一些自己的见解。

这个系列文章没有在公众号发表,主要原因是大家可能不感兴趣。阅读量非常低,让我对这块内容没有了成就感,因此只发表于博客园中。

Shell 使用入门系列

传送门:​​Shell 快速入门教程 - 陈树义的博客​​

曾经有一次需要使用 Shell 脚本,但因为网上 Shell 脚本的文章太少,并且 Shell 脚本的语法真的是很麻烦,所以写了一篇 Shell 使用入门系列。后续还对其做了改进,不再分散为多篇小文章,而是将其合并成一篇文章,方便使用的时候统一查找语法点,极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这个系列文章,与「JVM 虚拟机规范导读系列」一样,其实大家会觉得无趣,所以也没发表在公众号。如果想找这篇 Shell 使用入门文章,可以去我的独立博客看看:shuyi.tech。

集合源码入门系列

传送门:​​集合源码入门系列 - 陈树义的博客​​

很早很早之前就想写这么一篇文章了,刚好在 2019 年的时候有这个机会,于是把 Java 集合所有源码都梳理了一遍。如果你是刚刚工作没多久的同学,那么建议仔细看一看,集合源码可是基础中的基础,一般是源码中的敲门砖呀!

文章首发于「陈树义」公众号及个人博客 shuyi.tech,欢迎访问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文章。

Prometheus 使用入门系列

传送门:​​Prometheus 使用入门系列 - 陈树义的博客​​

这是我在 2020 年写的系列文章,那时候公司正好在做这块的内容。当时我对这块不是很熟悉,但网上关于这块的内容又特别少,于是写下来了这个系列。

这个系列与之前的系列文章类似,首先告诉你为什么要学 Prometheus,之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教你入门,最后按部就班、由简到深地教你一些核心的、基础的 Prometheus 知识点,最后教你怎么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树结构入门系列

传送门:​​树结构系列 - 陈树义的博客​​

树结构可是说是数据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了。很久之前就像总结一番,但一直拖着。直到 2021 年的时候才算是粗略地完成了。与其他介绍树结构不同的是,这个系列试图将树结构的知识点结构化,提出了「树 -> 二叉树 -> 二叉查找树 -> 二叉平衡树 -> B树 -> B+树」的树结构大道,帮助大家去建立起一个树结构的知识体系。在写作思路上,更多地侧重于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树结构诞生。

推送基础入门系列

传送门:​​推送基础入门系列 - 陈树义的博客​​

这是我在珍爱网工作时写下的文章。那时候的我刚好遇到关于推送的相关问题,这真的很烦人。于是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整个推送相关的原理。写下了关于推送的三篇文章,至此关于推送的问题就难不倒我了。

  • ​​测试妹子的呐喊:为什么总是收不到推送?​​
  • ​​开发小哥的困惑:为何要用第三方推送?​​
  • ​​官方老爹之痛:为什么苹果能收到推送,而安卓不行?​​

其他文章

除了体系化输出的文章外,我也单独输出了不少零碎的文章,这里就简单列一下。后续有时间再单独写一篇文章介绍。

  • ​​MyCat 启蒙: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库架构演变​​
  • ​​MyCat 入门:漫谈 MyCat 配置系统​​
  • ​​面对海量请求,缓存设计还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 ​​如何通过组件化提高开发效率?​​
  • ​​数据库历险记(一) | MySQL这么好,为什么还有人用Oracle?​​
  • ​​浅谈重构中踩过的坑​​
  • ​​数据库历险记(二) | 缓存框架的前世今生​​
  • ​​数据库历险记(三) | 缓存框架的连环炮​​
  • ​​注解的那些事儿(一)| 为什么要用注解?​​
  • ​​注解的那些事儿(二)| 如何自定义注解​​
  • ​​注解的那些事儿(三)| 注解的使用及特殊情况​​
  • ​​两道面试题,带你解析Java类加载机制​​
  • ​​我是 SPI,我让框架更加优雅了!​​
  • ​​Java代码是如何被机器识别的?​​
  • ​​面包店里的编程狂想​​
  • ​​5分钟带你了解Kafka的技术架构​​
  • ​​极简入门:什么是智能合约?​​
  • ​​从字节码层面,解析 Java 布尔型的实现原理​​
  • ​​策略模式与SPI机制,到底有什么不同?​​
  • ​​Spring Bean 的四个作用域,新手必看!​​
  • ​​不会排查线上问题?来学学这些命令吧!​​
  • ​​Java 中的 try catch 影响性能吗?​​
  • ​​【干货】如何唯一确定一个 Java 类?​​
  • ​​从硬件到内核,聊聊Linux系统的层次结构​​
  • ​​图形背后的数字世界,计算机是如何存储数据的?​​
  • ​​Java中最重要的两个规范,90%的人都不知道!​​
  • ​​栈上分配技术,这么高端的技术到底是啥?​​
  • ​​Maven的聚合和继承有什么区别?​​
  • ​​看不懂JDK8的流操作?5分钟带你入门​​
  • ​​Spring MVC 原理探秘:一个请求的旅行过程​​
  • ​​Spring MVC 原理探秘:容器的创建过程​​
  • ​​红黑树详细分析,看了都说好​​
  • ​​超易懂!原来 SOLID 原则要这么理解!​​
  • ​​大白话说Java反射:入门、使用、原理​​
  • ​​A记录都不懂,怎么做开发Leader?​​
  • ​​DNS自述:我是如何为域名找到家的​​
  • ​​线上Kafka突发rebalance异常,如何快速解决?​​
  • ​​硬核!史上最全的工厂模式文章,从零到一全面讲解!​​
  • ​​PriorityQueue 是线性结构吗?90% 的人都搞错了!​​
  • ​​大白话聊访问者模式:从入门到实践​​

文章首发于「陈树义」公众号及个人博客 shuyi.tech,欢迎访问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文章。

认知成长类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特点。在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经常喜欢独来独往,一个人走在路上就在思考问题。这样一个我,可以说天生就是一个哲学家,喜欢思考问题。因此认知成长类的文章输出得不少,也是非常合理的。

技术人其实都很聪明,但很多人都埋头于技术,对于技术之外的事情了解甚少。作为爱思考人的代表,经常会有不少奇怪的问题和感悟。我觉得这些东西是有价值的,于是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与大家一同成长。

  • ​​读书应该是件快乐的事​​
  • ​​为什么很多人满足于此生仅拿份工资,做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
  • ​​当我们在说「大佬」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说什么?​​
  • ​​技术与思维,哪个更重要?​​
  • ​​努力到底是不是天赋​​
  • ​​旅行、读书与经历​​
  • ​​赚钱向下,情怀向上​​
  •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要学会戒掉「免费」​​
  • ​​比技术还重要的事​​
  • ​​聊聊整体性学习方法​​
  • ​​华为面试改革,我们该怎么跟进?​​
  • ​​有谁,能比她更一针见血?​​
  • ​​高绩效教练,真的有效嘛?​​
  • ​​40岁技术专家,他怎么看中年危机?​​
  • ​​如何做到长远思考?​​
  • ​​为什么用Markdown,而不用Word?​​
  • ​​矫枉必须过正​​
  • ​​类似SMART原则的思考模型,到底有什么用?​​
  • ​​你总是遗憾,是因为你还没想好,你的一生想怎么过?​​
  • ​​请不要过度挥霍自己的自信心​​
  • ​​要学会放弃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 ​​时间真的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会有吗?​​
  • ​​我双十一省了一个亿,聊聊我的购物消费观​​
  • ​​PDD 事件,我们真的没得选择吗?​​
  • ​​如何摆脱中年危机的焦虑?​​
  • ​​想要与喜欢,有什么区别?​​

成长建议类

「成长建议类」写一些个人的建议,包括:职场建议、学习建议。这些都是个人经历过,觉得对大家有帮助的内容。例如很多人会觉得项目没亮点,那怎么去挖掘亮点,写出好的简历?如何去应对面试官的提问?想去大公司,如何做好技术储备?程序员如何保障自身权益,防止被裁员?等等。

  • ​​项目没有亮点,如何应对面试官的提问?​​
  • ​​应届毕业生应该如何写简历?​​
  • ​​想去大公司,如何做好技术储备?​​
  • ​​写给程序员的裁员防身指南​​
  • ​​每周2000次会话,我是如何做到高效处理的?​​
  • ​​聊聊阿里面试的三个层次​​
  • ​​优秀程序员具备的高效习惯,你具备吗?​​
  • ​​聊聊我的知识体系​​
  • ​​为什么要学设计模式:本质、价值与收益​​
  • ​​如何快速入门 Shell 脚本?​​
  • ​​怎样才能坚持学完一个晦涩难懂的课程?​​
  • ​​如何写出别人看得懂的技术文章?​​
  • ​​【实用】面对枯燥的源码,如何才能看得下去?​​
  • ​​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 ​​写给小白的JVM学习指南​​
  • ​​Prometheus 系列开篇:为什么要学 Prometheus ?​​
  • ​​重构应该是一种工作习惯​​

生活记录类

这块内容更多是分享个人的一些生活记录,毕竟写技术、写感悟时间久了,也是挺枯燥无聊的。在大家眼中,程序员就应该是格子衫的模样。但实际上,程序员也可以是阳光、运动、帅气的。我并不喜欢别人说程序员木讷、呆板与格子衫,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对程序员的蔑视。国内的环境,程序员的称呼,就跟厨子的称呼一样,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对比起程序员,或许工程师会让人觉得更舒服一些。

但无论什么称呼,其实程序员并不是他人所想像中的无趣、木讷、呆板。与大家分享真实的我,看到多姿多彩的程序员也是很棒的!在未来,我将分享更多关于我自己的生活状态,打破他人的呆板印象!

  • ​​谁偷走了小男孩的初吻?​​
  • ​​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很有必要!​​
  • ​​2020 年太分散,2021 年要专注!​​
  • ​​聊聊新博客的建站经历​​
  • ​​消失的这一个月,我都做了些啥?​​
  • ​​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说说我对深圳的十年印象​​
  • ​​2 个月减 10 斤,我是如何做到的?​​
  • ​​暴走湖北五城,聊聊我的湖北印象​​
  • ​​来新朋友了,正式介绍下我自己​​
  • ​​搞 Java 的年薪 40W 是什么水平?​​

热点事件类

公众号想要做得好,那么如何将热点事件与技术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些文章都是过去我的尝试,现在看来其实内容也还不错。但是最难的点是每次构思的时候,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去写,真的是煞费苦心!

  • ​​为什么 iOS 12 好潮如评,这六大特性告诉你。​​
  • ​​滴滴宣布裁员15%:将聚焦安全和效率​​
  • ​​为抖音而生的多闪,如何获取抖音的用户数据?​​
  • ​​从抖音关闭评论,看服务治理的重要性​​
  • ​​90后小伙利用支付宝漏洞被抓, 我为什么拍手叫好?​​
  • ​​腾讯云弄丢了数据, 我们就不用云服务了么?​​
  • ​​阿里系会员,有必要买吗?​​
  • ​​从抖音牛肉哥,聊聊如何防止被忽悠?​​
  • ​​iOS最新漏洞,竟让iPhone强制重启!​​
  • ​​大家都在说的民法典,与我有何关系?​​

读书分享类

读书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特别是从 2021 年开始,我忽然找到了读书的方法,读书效率直线飙升,一个月能读十几本书。

在这里,我分享了一些我觉得不错的书,并且写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你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喜欢分享的人,那可以多多关注哦。

  • ​​树义荐书:你是你吃出来的!​​
  • ​​1 月份读了 8 本书,聊聊我的思考​​
  • ​​书值 | 第 1 期:如何在1年内完成大学四年的课程?​​
  • ​​请停止无效努力 : 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
  • ​​你不努力,真的不是因为你没钱​​
  • ​​介绍一本红色的书​​
  • ​​我是高敏感的人,你呢?​​
  • ​​2 月份看了 17 本书,我只推荐这 8 本!​​

商业分析类

这是我除了技术知识外的另一个尝试。技术其实仅仅是一个工具,单纯的技术看久了也是非常无聊、空洞的。于是我尝试去分析分析一些公司的成长,看看他们是为什么而成功,这些或许能为我们未来创业、或者做事提供另一个不同的视角。

  • ​​谈谈小米八年来最大的挫折(附小米内部纪录片)​​
  • ​​我所经历的创业潮​​
  • ​​从小米的成功,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 ​​你以为链家只是一个中介,但其实……​​
  • ​​闪送,为何能比顺丰送得更快?​​

管理思考类

我 2019 年开始带团队,不得不说管理真的会让职业生涯焕发第二春。走向管理岗位,会让你的思维方式进行一次重构,几乎重新构建你的做事方式。这里记录的就是我做管理职位的一些思考记录。其实本来应该有更多的输出的,但由于是管理新手,很多东西不敢肯定是对的,也不敢乱写来误导大家,于是很多想法都没写下来。

现在想起来,自己还是比较顾虑,放不开。诚然管理新手确实经验不足,但是其遇到的困难确实真真切切的,非常真实的。比起密不透风的完美方案,新手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或许才能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收获与启发。

  • ​​技术Leader一定要懂所有业务细节吗?​​
  • ​​成为技术管理者,思维上应该如何转变?​​
  • ​​做了两年技术 Leader,聊聊我的技术管理思考​​

效率工具类

我是一个注重效率的人,很多时候会用非常多的工具来提升效率。而我也坚信每个人都应该跟我一样高效,因此我将那些能提高效率的工具分享出来,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效率。

  • ​​高效开发技巧:为什么你下载Git项目这么慢?​​
  • ​​效率工具:如何快速复制页面标题和链接?​​

总结

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写完这篇文章,这三年来还是写了非常多有价值的文章的。对比起转载的文章,原创文章里带着作者的成长与思考,更能让人感觉到些许人文气息。定期回顾下过去一段时间的输出与成长,能够让我们对自己更有信心。这次的原创文章盘点,让我重新焕发了对原创技术文章的激情与信心。

自己自从带团队之后,自己写的代码越来越少了,技术敏感度也越来越低了,这也导致我越来越难写出好的技术文章了。但随着团队稳定下来,我也要继续投身于技术的汪洋大海中。只有深入到一线的技术实战中,你才能做得更好,才能够有足够多的技术敏感度,也才能有足够多的技术灵感,才能写出更好、更被人喜欢的技术文章。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评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支持,是对我的最大鼓励。更多优秀的文章,有赖于你的热心支持。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更多优秀文章,那我们下次再见~

文章首发于「陈树义」公众号及个人博客 shuyi.tech,欢迎访问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文章。

盘点三年来写过的原创文章_Java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