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对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时,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

最后的执着 2022-03-11 阅读 98

(1)在查找算法中,主要时间花费在关键字比较上,所以查找算法的时间性能可以用平均查找长度表示。而查找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所以平均查找长度分为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和不成功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
(2)对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时,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
(3)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线性表应该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4)对含有n个元素的有序顺序表进行顺序查找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O(n)。
(5)对含有n个元素的有序顺序表进行折半查找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O(log2n)。
(6)折半查找的判定树包含所有的查找情况,n个元素的有序顺序表采用折半查找时判定树的高度为[log2(n+1)]。在查找成功和不成功时最大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均为[log2(n+1)]。
(7)在索引顺序表上实现分块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其平均查找长度不仅与表长有关,而且与每一块中的元素个数有关。
(8)分块查找中块之间是有序的,块中元素不一定是有序的。其性能介于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之间。
(9)动态查找表采用链式结构存储数据,在查找中当找到关键字相同的结点时表示查找成功,对应的结点为内部结点;在查找中当找到空结点时表示查找失败,对应的结点为外部结点。
(10)二叉排序树是一棵满足BST特性(二叉排序树特性)的二叉树。
(11)二叉排序树的中序序列是一个递增有序序列。
(12)由n个关键字构造的二叉排序树,其查找时间为O(log2n)~O(n)。
(13)由n个关键字构造的二叉排序树,其内部结点的个数为n,外部结点的个数为n+1。
(14)向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结点所需关键字比较次数至多是树的高度。
(15)向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均是以叶子结点插入的。
(16)先删除二叉排序树中的一个关键字,再重新插入该关键字,不一定得到与原来相同的二叉排序树。也就是说,构造的二叉排序树形态与输入的关键字的顺序有关。
(17)通常一棵平衡二叉树总是一棵二叉排序树,是相同结点个数的二叉排序树中高度最小的。
(18)相同结点个数的平衡二叉树不一定唯一,相同高度的平衡二叉树的结点个数不一定唯一。
(19)B-树和B+树是外存数据组织方式。前者可以随机查找,后者除了随机查找外,还可以顺序查找。
(20)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存储时,可以根据元素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元素的存储地址,这种方法称为哈希表存储方法。
(21)哈希表设计除了哈希函数外,还需要解决冲突,其方法分为开放地址法和拉链法。开放地址法中根据查找空位置的方式又分为线性探测法和平方探测法等。
(22)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时,哈希表容易出现堆积现象。
(23)理想的情况下,在哈希表中查找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1)。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