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报文格式 | ||||
Version(4):版本 | Header Length(4):头部长度 | Type of Service(8):区分服务 | Total Length(16):总长度 | |
Identification(16):标识 | Flags(3):标志 | Fragment Offset(13):偏移位 | ||
TTL(8):生存时间 | Protocol(8):承载上层协议 | Header Checksum(16):首部校验核 | ||
Source IP Address(32):源IP | ||||
Destination IP Address(32):目的IP | ||||
Options:可选项 | Padding:数据 |
IP地址分类 (有类编址) | |||
A类 | 0NNNNNNN | 0.0.0.0~127.255.255.255 | 用于分配主机使用 |
B类 | 10NNNNNN | 128.0.0.0~191.255.255.255 | |
C类 | 110NNNNN | 192.0.0.0~223.255.255.255 | |
D类 | 1110NNNN | 224.0.0.0~239.255.255.255 | 用于组播 |
E类 | 1111NNNN | 240.0.0.0~255.255.255.255 | 用于研究 |
私网IP地址 | |||
A类 | 10.0.0.0~10.255.255.255 | ||
B类 | 172.10.0.0~172.31.255.255 | ||
C类 | 192.168.0.0~192.168.255.255 | ||
特殊IP地址 | |||
有限广播地址 | 255.255.255.255 | 可作为目的地址,发往该网段所有主机 (受限于网关) | |
任意地址 | 0.0.0.0 | “任何网络”的网络地址;“这个网络上这个主机接口”的IP地址 | |
环回地址 | 127.0.0.0/8 | 测试设备自身的软件系统 | |
本地链路地址 | 169.254.0.0/24 | 当主机自动获取地址失败后,可使用该网段中的某个地址进行临时通信 |
-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借主机位,增加网络位(减少主机数量,增加网段数量)。
- 网络IP地址规划参考原则:唯一性、连续性、扩展性、结构化、业务相关性。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ICMP协议用来在网络设备间传递各种差错和控制信息,对于收集各种网络信息、诊断和排除各种网络故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ICMP重定向:控制报文的一种,当路由器检测到一台设备使用非最优路由路径,会向该主机发送一条ICMP重定向报文请求主机改变路由。
ICMP报文格式及内容 | ||
Type | Code | Checksum |
0 | 0 | Echo Reply |
3 | 0 | 网络不可达 |
3 | 1 | 主机不可达 |
3 | 2 | 协议不可达 |
3 | 3 | 端口不可达 |
5 | 0 | 重定向 |
8 | 0 | Echo Requ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