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烦恼主要来源于和别人的比较,学生时代主要是和别人比成绩,踏入社会后则主要是和别人比收入、比房子、比车子,总之,无处不比较,所以生活无处不烦恼。
如果把比较换一个词的话,那就是计较,个人的烦恼很多时候又来源于和别人的计较,计较得失,计较取舍。你多了,我少了,我心里不平衡,于是烦恼起。
无论是小到个人还是大到一个家庭、团体,任何组织中个体的烦恼无不是来源于这两点,比较和计较。
当烦恼升起的时候,愚钝而想不开的人,会一直纠结其中,郁郁寡欢,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而生病。在河南农村有一个方言词汇叫作“摆理”,就是向旁人诉说他人的不是,以此来达到疏解情绪的效果,如果换个咱们熟悉的词那就是找人倾诉。
然而找人倾诉说到底还是一个向外求的过程,求别人的理解,这是一种情绪对外的宣泄方式。其实这种方式无所谓好坏,因为只要方法有效总归是好的,但这种方法更多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本质上,个人在进行情绪宣泄的过程,是希望对方能够主动做出改变,以达到符合自己的预期和要求,同时向别人倾诉的过程,也是希望得到倾听者的认同与理解。
我们都知道成人世界,改变一个人很难,想让一个人主动去改变更难。而庸人一直自扰的根本原因就是一直指望别人去改变,而从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比较与计较带来的烦恼,我们唯一能做的其实就是认清真相,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待一件事的态度和想法,让自己看淡看轻烦恼背后的假相,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
试想如果我们拿着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不是在做让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吗,这绝不是一件高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