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 电信网起源于电报业务和电话业务,它们的目标是维持资本和统治,注定被集中控制在财阀和政府手中。
- 互联网起源于计算机技术充分发展的冷战时期,最初的目标是对抗核打击,注定是分布式的自组织系统。
发展
- 电信网被自上而下设计,像贝尔这样的人,都成了大老板,大富豪。
- 互联网则自下而上进化,文特·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坚持没有申请专利。
标准
- 电信网,参见ITU。
- 互联网,参见IETF。
理念
- 电信网集中控制,核心在“网”。
- 互联网去中心控制,核心在“端”。
生态
- 电信网的复杂性在网,因此它的生态也在网,各种信令层出不穷,但却无力承担端上业务的蓬勃发展,新业务的接入将带来信令的改变,这是极其复杂的,短信不敌微信只是一个例子。
- 互联网的复杂性在端,因此它的生态也在端,各种APP层出不穷,网络核心只是简单的IP,无状态的网络任由任何新业务自由接入,网络不必有任何改变,微信比短信强只是一个例子。
举例
- 电信网阵营重控制,轻成本,复杂。终端接入须注册,分配时隙,频率或其它资源后方可使用,精确保证公平。
- 互联网阵营重成本,无控制,简单。终端接入无需注册,如CSMA族,争抢仲裁,统计复用,公平性交给概率。
现状
如今电信网络依然掌握在国家手中,但明显地,互联网端到端应用的流量已经开始超过电信业务流量。端到端应用本身即以数据驱动,它们对信道的要求并不高,IP报文非常容易被承载,几乎任何网络均可承载IP报文,换句话说,对于互联网核心IP报文,给条路就能走。
虽然电信部门依然还在部署和推广自己那可怜的业务,但电信网的角色越来越趋向于为互联网业务提供一条通路。
摩尔定律的影响
有人说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后者又得益于微处理器,存储技术的发展,这一切的背后是摩尔定律,其实不然。电信网的核心设备也同样受益于此。
问题的关键是你将摩尔定律赋能在网还是赋能在端。
后记
ISO/OSI模型颇具电信风格,它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定义。OSI模型不光定义了每个层的功能以及与其它层的接口,还能给出一个厂商或组织和OSI某个层绑定的建议,但这与互联网的开放精神相悖。
OSI平均对待网和端,下三层主网,重信令,趋硬件厂商,上三层主端,重数据,趋软件厂商。若只看下三层,OSI模型其实就是电信网的抽象模型,OSI相当于在传统电信网上试图叠加丰富的应用。看上三层,会话层,表示层让软件厂商不得不进行完形填空,这确实是下三层的风格,总体而言,OSI只是电信网一个拉长的影子。
TCP/IP从诞生之日便是端到端模型,IP只定义编址路由,可由任何底层链路承载,TCP/IP模型并不约束物理链路,由于IP的无状态,尽力而为,它甚至可以用卡车或者马蜂承载,在端上,TCP和UDP甚至IP本身可以承载任何应用。这便是互联网的要义,开放,互联,体会到与电信网的相异了吗?要点在“任何”二字。
互联网用IP连接端到端,一切都是IP,没有信令。维持互联网连通的IP路由协议也被IP自身而不是额外的信令协议承载,这是绝佳的收敛。
关于数据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的定义,也是电信风格,独立的平面有独立的协议族。然而在互联网,TCP/IP网络统一在IP,它是个组合设计模式。
在这个组合模式中,数据平面流量源和目标都不是本机,而控制平面流量要么发自本机,要么到达本机,可见,通过IP本身便可完成所有的要事。
电信网和互联网,云计算,云管端,IDC网络,DCI…
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