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的出现及其价值可以放到大的商业变迁的背景中去看。当今时代商业变迁一个核心主题可以简单概括为:从B2C到C2B,或者说从产品和渠道为王的时代变迁为以客户为王的时代。
B2C即Business to Customer,这也是现在最普遍的商业模式形态。典型的代表比如宝洁,可口可乐,福特汽车等等。这一商业模式起源于工业时代的规模化生产,强调的是大规模生产,大渠道,大广告。正如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言:“我不管你喜欢什么颜色,我们只生产黑色汽车”这一商业模式核心产品上表现为追求极致高效率,用低成本满足最大公约数消费者的共性需求。在营销上表现为大渠道和大量的广告投放,以此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简单的说就是从企业商业价值出发,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创造规模化商业价值。
而随着现如今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正在经历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变迁。尤其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BAT、字节等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崛起,与之对应的适应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C2B模式开始迅速发展。而以宝洁公司为代表的B2C模式公司在中国市场呈现不断被新兴品牌蚕食,市场份额逐步下降的趋势。
取而代之的是一众新兴品牌,如下图《天猫单品排名第一的品牌》所示:
这些品牌共同特点是,从非常细分的消费人群出发来倒推产品和服务形态,并在这一细分消费者中形成网络传播,并根据消费者线上行为数据快递迭代。例如单身狗粮这一品牌,定位的是单身人群,从这一群体的需求切入发明了专门提供给单身人群夜间打游戏所需要的薯片——单身夜用薯片。再例如美国近两年兴起的All Birds这一品牌,就是从硅谷创业人士“醉心工作无心打扮”这一核心诉求出发,打造了一款不用穿袜子,可以机洗的休闲鞋。再有国内近两年崛起的躺岛,基于的是养猫的年轻打工女性渴望被治愈的需求,打造了一款名为“毛肚皮”的枕头,其手感就如同摸着猫的肚皮,在这一细分人群中引起了极好的网络传播效果。而其另一款产品瓜瓜凉被,也因为其夏季清凉的材料特性及其西瓜般的外表,获得了极强的网络传播效果。
究其原因有三个因素的驱动:
1、新消费人群的崛起,对个性化有了更强的诉求。人们开始希望自己的需求被个性化的满足,而不是千篇一律。
2、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使得原来“小众”需求也可以产生巨大市场。以前看似小众的人群在互联网得以形成社区变为可观的市场。
3、数字技术发展,使得消费者行为数据得以可视化,以前察觉不到的需求得以被捕捉。
不好意思聊了这么多商业。当回过头来看,我相信此刻你可以更好的理解新媒体文应该具备的特征。和传统文学比起来,好的新媒体文也应该具备C2B的特性,而不是B2C。
对比传统的媒体文章你会发现,和其他B2C的商业模式一样,也是在做大规模覆盖,例如以前的读者,故事会等等。从其商业模式本质而言,是通过高效率,大规模生产来覆盖尽可能多的人群。
但本质上,好的新媒体文,应该要能够从客户出发去倒推内容诉求。相应的,我们在写作新媒体文时,要做到心中有客户,并应该首先明确你的客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而写作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其要求更高,你需要理解他们的需求有甚于他们本人。
在这一新商业时代背景下,切记写作心中只有自我,仅从自我出发以己度人的希望能覆盖更多的读者,在新的商业时代下,不容易被传播。新媒体文的要义和其他任何C2B的商业模式要义一致即:精准的客户人群细分,对这一人群心理的深刻理解与洞察,能产品(作品)打到这一类人群的心坎中去,才能够得到好的网络传播效果。
你要想清楚的是,你这篇文章是写给从读历史人物中找到工作方法论的职场人士,还是希望得到心理慰藉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是孩子刚刚出生的宝妈,或是……?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数字化的特征,去学会数据分析,去看阅读量,转化率,点赞率,评论率,根据反馈去改进。也要去看去分析不同新媒体文章的数据,以及通过数据还原背后的客户洞察。从数据倒推好的文章,在倒推文章好的点以及文章是如何打动到目标人群客户。
新媒体文这一领域,还有太多未被挖掘的细分市场。正如阿里研究院曾今发表过的一句话:“新商业时代,所有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而我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所有领域的文章也都值得再被再写一遍。有太多原来的内容所覆盖不到的人群和内容等待我们去写就,有太多人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我们写作应该要有使命感,我们要问我们用我们的作品到底要接近什么人的什么问题,或者满足什么人的什么需求。而与以往不同的时,这一次,我们的文章应该要问一问到底是给谁看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再是如亨利福特所言:“我不管你要什么颜色,我只生产黑色的汽车。”
时间有限,我就粗糙的写了以上。有兴趣可以单独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