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SAP那些事-理论篇-5-SAP玩你还是你玩SAP

郑重声明:本博客所发文章全部为原创,其他地方所看到同样文章如无授权,均为盗用!以下为本篇正文(文章是多年以来积累所写,以前主要发布于知乎,后续陆续发布到此博客):

正如骑马,好的骑手御马如风,潇洒自在,而不会骑马的人,则辗转颠簸,如小船在大海中被海浪抛上抛下,人在马上也是担惊受怕,唯恐一不小心掉下来。骑一圈下来,马难受,人也难受,第二天可能还会腰酸背痛。如果马会说话,可能也会怪你不会骑,偏要逞能要骑。

    使用SAP系统也是如此,用的好的企业,觉得正合我意,如虎添翼。用的不好企业,觉得到处是问题,这里不好用,那里不好用。

   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东西还是那个东西,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对它的看法迥然不同呢?

   本来大家都是奔着去玩SAP的,最终可能会倒过来,变成SAP玩你了,上不来,下不去,进退维谷。

   怎么会这样呢?再扯两句,这里用“玩”这个字并非说我们不认真,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去实施SAP或者使用SAP,而是想给大家一个轻松点的氛围。

   如果各位家里有小孩的话,你会发现小孩在玩的时候,是非常投入的,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有的时候叫他(她)都听不见。

   我们说到“玩”,总是想起那种无忧无虑,轻松自在,趣味盎然的感觉。人长大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少,也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为什么呢?

   所以这里的“玩”其实是想说,大家是否可抱着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先去了解SAP,真的了解了,再去说它哪里好,哪里不好。

   笔者认为只是接触了几天,有个一知半解,就在那里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其实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态度。这很有可能一开始可能他(她)就对SAP抱着先入为主的不好印象。

   还是那句话,无论什么系统,都只是一个工具,想用不想用,用的好不好,还是在于企业本身,还是在于使用的人,而非工具本身。

   笔者一直特别想念我的母亲,她虽然已离开我多年。笔者印象最深的却是在当时经济条件那么不好的情况下,她却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井井有条,这其中她肯定想了很多的办法。

  笔者记得当时母亲做过一种面糊糊加蒜的东西,加点盐蒸出来,然后当菜吃,当时真的觉得是天下美味啊,现在想起来都还流口水。

   所以我一直觉得真正厉害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把生活依然过得精彩!

   这种生活未必是要有了多少钱后才能够实现的,而是真的花心思才能实现的,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种不抱怨,而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态度我觉得任何时候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

下面,我们简单的谈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是你玩SAP呢?我们认为如果做到以下几点,结果很可能是你玩SAP,而非SAP玩你。

1.     对SAP抱有积极的态度。

相信我们大家都有类似的体会,当我喜欢一个东西包括人的时候,我们往往只关注这个东西的优点,而忽略缺点,这种感受谈过恋爱并结婚的人估计最深,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对SAP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不是说SAP什么都好,任何东西都有其局限性。而是说我们应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它,使用它,熟悉它。

因为既然已经选择了它,我们就考虑如何最大的发挥它的优点为企业服务,而不是一味的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那么什么是积极的态度呢,我的理解是如果做不到喜欢,至少是不讨厌。这好比你娶了个媳妇,发现没有结婚前那么好看,那么善解人意了,你难道就一定要离婚?一个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样的,企业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备注:这里的意思并非是要说选择了,就一定不能放弃,而是说先尽力去了解它,即使真的觉得有问题,也是在充分了解,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而非只是凭一知半解、浮于表面的感觉。

2.     对SAP有合理的预期。

软件的的功能和复杂性一定是成正比的,功能越多,软件越复杂,应用起来也就不那么容易。

SAP为了能够满足多个国家、多种货币、多种行业、多种业务的需求,其软件复杂程度无疑是比较高的。

这也是为什么必须要有咨询公司帮助企业实施SAP,而不是企业购买后自己研究研究就可以用的原因。备注:笔者认为未来企业级的软件的复杂程度会不断降低的,尤其是伴随着云计算、云平台的发展。或者说出现新的系统架构模式,比如积木式组合的模式,也就是说一个系统企业可以只选择本身需要的模块(这个模块是比现在通常说的模块要更小),对于不使用的,不需要的,就可以不选择。不选择了,那么复杂度就会减低,不过对于平台的要求会比较高。

对SAP什么样的预期是合理的预期呢?

我们还是要回到ERP系统的本质,ERP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这是ERP系统更是SAP系统擅长的,在这个范围内的预期则是合理的预期,超出这个范围的预期则是不合理的预期。

我们无法期望单纯依靠一个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本身的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我觉得辅助作用是有的,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要优化管理和流程,还是得企业自身多下功夫,最好在实施SAP前就已经完成。

目前来看(截止2022年),通过一个信息化的项目,一起完成大的管理变革和较为彻底的流程优化,几乎是不可能的(资源、成本、进度要求都在那儿呢),有优化的话也是局部性的。

后来笔者理解了,大家说SAP不仅仅是一个软件,而是一套最佳实践和蕴含了管理思想。一开始,笔者的理解是用了系统就是使用了最佳实践,就是拥有了管理思想,不过后来笔者慢慢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实际上是,企业需要先自身学习了并贯彻执行了先进了管理思想,以及完成了至少是初步完成了向最佳实践的靠拢,再实施系统,效果就比较好了。

现在企业实施SAP,往往有想把管理咨询和信息化项目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在笔者看来,这难度很大,笔者没有信心能够完成。这中间的融合,拭目以待以后是否有突破的可能吧。

总之,笔者认为我们是可以把一些比较好的业务实践通过程序固化在一个系统内,或者说好的ERP系统对常见的业务形态应该有比较好的支持和兼容,这是一个系统应该做到的事情。

管理本身在系统外的东西远远大于系统内的东西。比如一个基础管理良好、员工积极主动工作、老板体恤关怀员工的企业即使用差一些的ERP软件,恐怕也比管理混乱、员工懈怠、老板刻薄的企业用先进的ERP软件的整体管理水平要好得多。3.     对SAP的熟悉程度。包括对SAP系统业务逻辑的掌握和对SAP的操作熟练程度。对SAP业务逻辑尤其是业务本身和系统结合的逻辑,这个层面的知识需要较长的的时间以及相应的培训、测试才能够比较好的掌握;而SAP的操作实际上是容易掌握的,无它,多练习而已,正如《卖油翁》中所说“无它,唯手熟尔”。4.     系统和业务的匹配程度。这是一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会碰到的问题,当SAP的标准流程和企业目前的流程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说服客户接受SAP的标准流程还是修改SAP以适应企业的特殊流程。

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能说,每个企业肯定都有一些特殊的流程和特殊的业务。

不过,我们从SAP的历史来说,SAP就是为了满足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而诞生的,它本身就是根据大部分的标准业务流程而设计的。

如果企业大量的流程和SAP标准流程都差异较大,我们不评判好与不好,也许存在即是合理的。我们只能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实施SAP,会带来大量的开发和增强以修改SAP标准流程和功能,从而适应企业的特殊流程。

据说有的日本企业就是买了SAP产品后,然后几乎不用标准功能,几乎全部自定义开发一套功能程序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那么我在想,既然这样,为何不干脆自己定制开发一套系统呢?这个问题我后来有了答案,就是基于SAP的平台进行开发,可以借助于SAP的组织结构以及对象、权限等,可大大降低开发的复杂度?这的确也是一种实施思路。

总之,我们想说的是,如果企业的业务和SAP标准流程和功能匹配度越高,那么就越大的可能变成你玩SAP,而非SAP玩你。

5.     部门之间配合默契程度。

一个企业,从管理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运营层、执行层,我觉得大部分社会组织都可以分为这三个层次,这算是标准分类吧。

那么部门就处于运营层,运营层的作用是什么呢?承上启下,对吧。

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感受,在我们国内的企业中,部门内的事情很容易处理的,但涉及部门间的事情好像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SAP偏偏是一个集成度很高的软件。本来嘛,ERP的名字就叫做企业资源计划,目的就是如何最大程度优化企业的资源分配,实现收入和投入比的最大化,这当然需要各部门间通力合作,默契配合才能更好的利用SAP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然,实施SAP后,部门间的协作会被动的加强,因为上游部门的步骤没执行,下游部门就无法进行操作,比如生产部门没收货,仓库部门就无法发货,实际上这种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实际和系统无关,基础管理比较好的企业本来就是这样做的!

6.     基础数据完整、准确。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反复进行了说明,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就是数据,尤其是基础数据,在SAP中称之为主数据。

从系统角度来说,主数据除了表示一定时间内相对固定不变的数据,可以在日常业务操作中被反复调用之外,还起到一些控制作用,比如一个物料,如果采购类型是自制的,那么它就必须维护BOM和工艺路线,否则就无法计算标准成本。

因此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与否也决定了是你玩SAP还是SAP玩你。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能是SAP玩你呢?那就比较简单了,上述情况的反面就可能导致SAP玩你。


还是那句话,SAP就是一个工具,工具用的好不好,还是多检查检查企业自身的情况,老是怪工具,就如厨师做不好饭责怪灶和锅,而且这个灶和锅有已经被很多人用过,并且别人用的还不错,并不是你第一个使用它。

当然,我们并不能排除随着环境的变化,工具本身也需要进行提升和优化。不管怎样,有问题,多从自身找找原因,至少对提升自己是有帮助的,不是么?如果自身没问题,那再考虑工具的问题,也不迟。

作为想要实施SAP的企业来说,准备好了吗?是想SAP玩你还是你玩SAP呢?下一篇我们讲《怎么玩SAP才能玩的好》。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