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面向对象的三条主线
1.Java类及类的成员
2.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3.其他关键字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封装 (Encapsulation) 继承 (Inheritance) 多态 (Polymorphism)
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
两者都是一种思想,
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而言的。
面向过程,强调的 是功能行为,以函数为最小单位,考虑怎么做。
面向对象,将功能封装进对 象,强调具备了功能的对象,以类/对象为最小单位,考虑谁来做。
面向对象的思想概述:
程序员从面向过程的执行者转化成了面向对象的指挥者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 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问题所针对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
- 从实体中寻找解决问题相关的属性和功能,这些属性和功能就形成了概念世界中的类。
- 把抽象的实体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描述,形成计算机世界中类的定义。即借助某种程序 语言,把类构造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据结构。
- 将类实例化成计算机世界中的对象。对象是计算机世界中解决问题的最终工具
类和对象Object 是面向对象的核心概念。
类是对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
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该类事务的每个个体,因而也成为实例。
java类及类的成员
属性:对应类中的成员变量
行为:对应类中的成员方法
Field = 属性 = 成员变量,Method = (成员)方法 = 函数
类创建的语法格式:
修饰符 class 类名 {
属性声明; 方法声明;
}
说明:修饰符public:类可以被任意访问 类的正文要用{ }括起来
对象的创建:
Java类及类的成员
如何使用Java类
Java类的实例化,及创建类的对象
创建语法: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使用:”对象名.对象成员“的方式访问对象成员(包括属性和方法)
public class Zo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对象
Animal xb=new Animal();
xb.legs=4;//访问属性
System.out.println(xb.legs);
xb.eat();//访问方法
xb.move();//访问方法
}
}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内存解析
堆(Heap):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的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是在这里分配内存。这一点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的描述是: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要在堆上分配。
栈(Stack):是指虚拟机的栈。虚拟机的栈用于存储局部变量等。局部变量存放了编译器可知长度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对象引用。方法执行完,自动释放。
方法区(Method Area):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及时编译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类的成员之一:属性
语法格式:
修饰符 数据类型 属性名 = 初始化值 ;
说明1: 修饰符
常用的权限修饰符有:private、缺省、protected、public
其他修饰符:static、final
说明2:数据类型
任何基本数据类型(如int、Boolean) 或 任何引用数据类型。
说明3:属性名
属于标识符,符合命名规则和规范即可。
变量的分类: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在方法体外,类体内声明的变量称为成员变量。
在方法体内部声明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类的成员之二:方法
定义:
方法是类或对象行为特征的抽象,用来完成某个功能的操作,在某些语言中也称为函数或过程。
将功能封装为方法的目的是,可以实现代码重用,简化代码
Java里的方法不能独立存在,所有的方法必须定义在类里。
方法的声明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形参1, 参数类型 形参2, ….){
方法体程序代码 return 返回值;
}
其中: 修饰符:public,缺省,private, protected等 返回值类型:
没有返回值:void。
返回值,声明出返回值的类型。与方法体中“return 返回值”搭配使用 方法名:属于标识符,命名时遵循标识符命名规则和规范,“见名知意” 形参列表:可以包含零个,一个或多个参数。多个参数时,中间用“,”隔开 返回值:方法在执行完毕后返还给调用它的程序的数据。
方法的调用:
方法通过方法名被调用,且只有被调用才会执行。
方法的重载:
在同一个类中,允许存在一个以上的同名方法,只要它们的参数个数或者参数类型不同即可。
重载的特定:
与返回值类型无关,只看参数列表,且参数列表必须不同(参数个数或参数类型)。调用时,根据方法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别。
重载实例:
//返回两个整数的和
int add(int x,int y){return x+y;}
//返回三个整数的和
int add(int x,int y,int z){return x+y+z;}
//返回两个小数的和
double add(double x,double y){return x+y;}
方法参数的值传递机制:
方法必须由其所在类或对象调用才有意义。若方法含有参数:
形参:方法声明时的我参数
实参:方法调用时实际传给形参的参数值
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封装
信息的封装和隐藏:
Java中通过将数据声明为私有的(private),在提供公共的(public)方法:getXxx()和SetXxx()对实现该属性的操作,以便实现下述目的:
- 隐藏一个类中不需要对外提供的实现细节;
- 使用者只能通过事先定制好的方法来访问数据,可以方便地加入控制逻辑, 限制对属性的不合理操作;
- 便于修改,增强代码的可维护性;
四种权限修饰符:
Java权限修饰符public、protected、(缺省)、private置于类的成员定义前, 用来限定对象对该类成员的访问权限。
- 对于class的权限修饰只可以用public和default(缺省)。
- public类可以在任意地方被访问。
- default类只可以被同一个包内部的类访问。
类的成员之三:构造器(或构造方法)
构造器的特征:
- 它具有与类相同的名称
- 它不声明返回值类型(与声明为void不同)
- 不能被static 、final 、synchronized 、abstract 、native修饰,不能有return语句返回值
构造器的作用:
创建对象;给对象进行初始化
public class Animal {
private int legs;
// 构造器
public Animal() {
legs = 4;
}
public void setLegs(int i) {
legs = i;
}
public int getLegs() {
return legs;
}
}
JavaBean
javabean是一种Java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
所谓JavaBean,是指符合以下标准的Java类:
- 类是公共的
- 有一个无参的公共的构造器
- 有属性,且有对应的get set方法
关键字this的使用:
概念:~~~~~~~~~~~~~~~~~~~~~~~~~~~~~~~~~
在Java中,this关键字比较难理解,它是在方法内部使用,
即这个方法所属对象的引用;
它在构造器内部使用,表示该构造器正在初始化的对象
this可以调用类的属性、方法和构造器
什么时候使用this?
在方法内需要用到调用该方法的对象时,就用this
具体的:我们可以用this来区分属性和局部变量
比如:this.name = name;
注意:
- 可以在类的构造器中使用"this(形参列表)"的方式,调用本类中重载的其 他的构造器!
- 明确:构造器中不能通过"this(形参列表)"的方式调用自身构造器
- 如果一个类中声明了n个构造器,则最多有 n - 1个构造器中使用了 "this(形参列表)"
- "this(形参列表)"必须声明在类的构造器的首行!
- 在类的一个构造器中,最多只能声明一个"this(形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