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简单了解类和对象

盖码范 2022-03-25 阅读 105
java-ee

类和对象

面向过程: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编程思想,实现功能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实现的
面向对象: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思想,通过指挥对象实现具体的功能

文章目录


关系

客观存在的事物皆为对象 ,所以我们也常常说万物皆对象。

    • 类的理解
      • 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 类是对象的数据类型,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组对象的集合
      • 简单理解:类就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描述
    • 类的组成
      • 属性:指事物的特征,例如:手机事物(品牌,价格,尺寸)
      • 行为:指事物能执行的操作,例如:手机事物(打电话,发短信)
  • 类和对象的关系
    • 类: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 对象:是能够看得到摸的着的真实存在的实体
    • 简单理解:类是对事物的一种描述,对象则为具体存在的事物

定义类

类的组成是由属性和行为两部分组成
(1).属性:在类中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类中方法外的变量)
(2).行为:在类中通过成员方法来体现(和前面的方法相比去掉static关键字即可)
步骤:
(1).定义类
(2).编写类的成员变量
(3).编写类的成员方法

创建对象

创建对象的格式:
类名 对象名=new 类名()
调用成员的格式:
对象名.成员变量;
对象名.成员方法();

对象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1).类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类中方法外)局部变量(方法内部或方法声明上)
(2).内存中位置不同:成员变量(堆内存)局部变量(栈内存)
(3).生命周期不同: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存在,醉着方法的调用完毕而消失)
(4).初始化值不同: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化值)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必须先定义,赋值才能使用)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