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yyds干货盘点#基于诉求,用户的需求如何挖掘

用户特征分析

俞军老师说过,用户是需求的集合。我们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于需求的挖掘过程,在分析用户特征的时候,常用的方法有用户画像绘制、汇总用户反馈、进行用户调研等。

通常来说,最简单的用户特征分析方式就是直接从运营平台上获取用户标签,在公司内部,往往有用户在基础属性、社会关系、消费能力、行为特征、心理特征方面的特征标签库,当需要分析用户特征的时候,抓取特定部分用户,并抽取他们的标签,从而构建用户画像。

用户反馈

用户反馈一直以来都是产品经理获取用户诉求的最直接方式,一般产品都有用户反馈的入口,对于大多数“懒惰”的用户而言,一定是在使用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或者使用产品时有强烈的不爽感,才会进行负反馈,这种反馈也是我们可以找寻产品改进点的地方。

对于用户反馈的问题,一般存在可用性问题、新功能要求、错误、无意义吐槽等几个类别,对于可用性和错误,一般需要提高其优先级,及时进行处理,而新功能要求,则可以通过需求判断,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指通过各种方式得到受访者的建议和意见,并对此进行汇总,研究事务的总特征。

而用户调研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用户访谈,产品经理与产品使用者通过电话的方式,或者面对面的与真实用户进行对话,根据自己预设好的问题来引导用户表达出他们的真实想法,而环节设计上要循序渐进地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建立信任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同学在寻找实习和求职之前,都会准备一份竞品分析文档,从而展现自己的产品思维,但实际业务中,产品经理除非是季度末或者综合汇总期间,很少做非常全面的竞品分析,更多是基于自身的业务需求,针对性地调研竞品的情况。

 数据分析

如果说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的挖掘方法都偏向于主观,那么数据分析则更多是从客观角度来对于当前业务进行调研,寻找可以提升优化的地方,数据分析能够反映真实的业务情况,了解到用户言语之外的行为表现,这往往更加能反映他们的需求。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产品经理可以更多地借助数据分析工具的力量,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查看大盘的数据情况和各个功能点的转化情况,如果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数据分析平台,产品经理则需要自己或者数据分析人员去数取数平台提取数据,并通过excel和python等方式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同时,产品经理应该在数据分析之前明确自身的目的,制定针对性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以衡量需求的影响面以及可优化提升的上限。

除了上述常用的需求挖掘方法之外,产品经理可以了解用户需求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在产品的各个页面进行埋点(就是在你需要统计数据的地方植入N行代码,统计用户的关键行为),来了解用户整体使用产品的路径。

如:

在哪个页面停留了多少时间?

反复点击了哪个item?

又是在哪个场景下退出产品的?

很多产品的优化点就隐藏在用户路径中,如何缩短用户路径,提升用户停留时长,这些都可以从观察用户行为中获得灵感。

头脑风暴则是我们在需求挖掘的初始阶段常用的方法,通过产品经理自身的素质,对用户的理解,来确定用户需求。

这里最值得警惕的是不要仅仅依靠头脑风暴来做出决策,这种方式只能作为需求挖掘的补充,否则容易挖掘出自嗨型需求,产品经理们觉得很好的功能点,实际用户却并不买账。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