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点赞
收藏
分享

微信扫一扫

蓝桥杯——生物芯片




标题:生物芯片


    X博士正在研究一种生物芯片,其逻辑密集度、容量都远远高于普通的半导体芯片。


    博士在芯片中设计了 n 个微型光源,每个光源操作一次就会改变其状态,即:点亮转为关闭,或关闭转为点亮。


    这些光源的编号从 1 到 n,开始的时候所有光源都是关闭的。


    博士计划在芯片上执行如下动作:


    所有编号为2的倍数的光源操作一次,也就是把 2 4 6 8 ... 等序号光源打开


    所有编号为3的倍数的光源操作一次, 也就是对 3 6 9 ... 等序号光源操作,注意此时6号光源又关闭了。


    所有编号为4的倍数的光源操作一次。


    .....


    直到编号为 n 的倍数的光源操作一次。




    X博士想知道:经过这些操作后,某个区间中的哪些光源是点亮的。




【输入格式】
3个用空格分开的整数:N L R  (L<R<N<10^15)  N表示光源数,L表示区间的左边界,R表示区间的右边界。


【输出格式】
输出1个整数,表示经过所有操作后,[L,R] 区间中有多少个光源是点亮的。


例如:
输入:
5 2 3
程序应该输出:
2


再例如:
输入:
10 3 6
程序应该输出:
3






资源约定:
峰值内存消耗 < 256M
CPU消耗  < 1000ms




请严格按要求输出,不要画蛇添足地打印类似:“请您输入...” 的多余内容。


所有代码放在同一个源文件中,调试通过后,拷贝提交该源码。


注意: main函数需要返回0
注意: 只使用ANSI C/ANSI C++ 标准,不要调用依赖于编译环境或操作系统的特殊函数。
注意: 所有依赖的函数必须明确地在源文件中 #include <xxx>, 不能通过工程设置而省略常用头文件。

提交时,注意选择所期望的编译器类型。

分析:完全平方数

不难发现,只有操作了奇数次的光源最终才是亮着的,而完全平方数一定会拥有奇数个因子。

#include <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long L,R,N;
scanf("%ld%ld%ld",&N,&L,&R);
long l=(long)sqrt(L);
long r=(long)sqrt(R);
printf("%ld\n",R-L+1-(r-l));
return 0;
}



举报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