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 加速品牌的市场化运作
早在2015年,RISC-V商业化公司SiFive在美国加州创建,成为其品牌在全球商业化运作的开端。
国内研究机构认为,X86架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英特尔和AMD公司手中,ARM又受美国政策的限制。RISC-V是国内芯片业自主可控换道超车的唯一机会,因此大规模的品牌商业化过程是必然趋势。
早在2018年,中科物栖、赛昉科技、睿思芯科等企业纷纷在北京、上海、深圳成立,成为RISK-V品牌最早在国内商业化的入局者和创造者,转型RISK-V的华米科技当年就发布了号称全球智能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
互联网大厂也不甘示弱,快速入局,化茧成蝶者亦有之。阿里早在2021年已将四款玄铁RISC-V系列处理器开源,并开放系列工具及系统软件,引发业界的极大关注。
回顾RISC诞生四十年的历程,品牌扩张逐步完成了从国外到国内,从院校到生态,生态和商业化齐头并进的过程。受众人群也依次完成了从创新者、早期应用者逐步跨越到早期大众阶段。按照科技类品牌营销周期预测,此阶段也是品牌快速增长期。
据Tractica预测,基于RISC-V的IP和软件工具的全球收入将在2025年增加到11亿美元,高于2018年的5200万美元。加之阿里最近公布性能更优的RISC-V C906处理器,被业界普遍认为是RISC-V品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和国产化替代的里程碑。
不难预见,RISK-V在政府、海关、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千行百业和IOT碎片化场景、服务器、存储等应用领域爆发品牌势能,而聚焦RISK-V的国内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比翼齐飞必然为时不远。